[发明专利]含唑啉草酯和苯嘧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1999.4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1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3/54;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唑啉草酯 苯嘧磺草胺 除草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唑啉草酯和苯嘧磺草胺的协同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成分A和B,其中,A为唑啉草酯和苯嘧磺草胺,B为吡草醚、吡氟酰草胺、异丙隆、氟噻草胺、辛酰溴苯腈、茚草酮、pyroxasulfone、氟胺草唑、2甲4氯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还包括农药制剂加工中可以使用的助剂,制成常规的农药制剂,并应用于防治小麦田中不需要的植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是一种含唑啉草酯和苯嘧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应用于防除小麦田中不需要的植物。
背景技术
在小麦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的植物(杂草)发生严重,严重危害小麦生长。小麦田杂草种类与其余作物田块杂草种类差异巨大,如在小麦田中发生严重的杂草主要为:猪殃殃、播娘蒿、荠菜、繁缕、麦瓶草、麦家公、大巢菜等阔叶杂草,以及野燕麦、看麦娘、雀麦、毒麦、多花黑麦草、节节麦、硬草、碱茅、菵草、蜡烛草等禾本科杂草,这些杂草在以反枝苋、马齿苋、苘麻、藜、龙葵、稗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等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为优势杂草的其余作物田中很少发生,成为小麦田与其余作物田杂草种类区别的重要标志。
此外,由于小麦种植时行间距很小,尤其是机械播种的几乎不存在行间距,且小麦属低矮作物,极易接触到药剂,小麦本身对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等较敏感,我国生产上种植的小麦一般为传统小麦,不存在对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产生耐受性的转基因小麦。因此,小麦田上也不适宜采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等进行杂草防除,一般是选用选择性除草剂进行防除。
由于小麦田杂草种类与其余作物田相差巨大,不同杂草对药剂敏感性差异巨大,且小麦田不适于用灭生性除草剂防除。因此,小麦田防治药剂种类与其余地块药剂种类差异巨大,在其余地块应用的除草剂或混配除草剂并不适用于小麦田杂草防除,对其余地块杂草具有协同效应的混配除草剂对于小麦田杂草也不一定同样具有协同作用,只有经过科学的试验研究才能最终确定。基于上述考虑,小麦田杂草防除相对其余田块实质上算是新用途杂草防除,混配除草剂的新颖性另当别论。
单一除草剂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或防治谱有限,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生产实际中不需要植物的危害。混配除草剂具有可扩大防治谱、增强防效,延缓杂草抗药性等优势,在生产实践中成为最受欢迎的应用形式。尤其是具有协同作用的除草剂,除草剂各有效组分间相互作用,使组合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效果的理论总和,因而在实际使用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受使用者欢迎。
唑啉草酯(pinoxaden)是一种国外企业开发的选择性除草剂,属脂肪酸合成抑制剂,主要用于防除小麦、大麦、草坪等作物田中的禾本科杂草。CAS登录号为243973-20-8。其结构式如下:
苯嘧磺草胺(saflufenacil)也是国外企业开发的一种新型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玉米、小麦、大豆、棉花、油菜、高粱、豆类蔬菜、果树、坚果类等作物及非耕地中的多种阔叶杂草。
吡草醚(pyraflufen-ethyl)、吡氟酰草胺(diflufenican)、异丙隆(isoproturon)、氟噻草胺(flufenacet)、辛酰溴苯腈(bromoxynil octanoate)、茚草酮(indanofan)、pyroxasulfone、氟胺草唑(flupoxam)、2甲4氯乙基己酯(MCPA-2ethylhexylester,CAS号29450-45-1)同样是国外企业开发的广谱性除草剂,对多种作物杂草具有良好防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未经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1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