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组和多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2404.7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0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飞;易强;付光辉;汪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新恒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组储能 变换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储能变换方便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单组和多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池组应用广泛,现有的储能变换装置大致分为三类拓扑,分别是单级单组变换拓扑、两级单组变换拓扑和两级多组变换拓扑,单级单组变换拓扑具有变换环节少、变换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但其只能接一组电池组,适合于接入电压变换范围较窄的电池组;两级单组变换拓扑增加了一级变换,也只能接入一组电池组,适合于电压变换范围较宽的电池组;两级多组变换拓扑也增加了一级变换,可以接入多组电池组,适合于接入单体容量较小的电池组或者不同类型的电池组,不同的变换拓扑之间不能根据需要切换得到,导致充电过程造成一定的电能浪费,无法根据需要提高充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单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选择不同的充电模式,既能够保证储能电池配置的灵活性,同时能够最大化提高充电效率,降低电能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检测变流器交流侧电压,并得出变流器理论上的不控整流输出电压和检测电池组电压;
比较电池组电压是否大于变流器不控整流输出电压;
若是,则关闭转换器、断开第二开关和闭合第一开关;以及
若否,则断开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和开启转换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检测结果对比,可以确定不同的充电方式,选择不同的充电模式,既能够保证充电安全,同时能够最大化提高充电效率,降低电能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通过调节对不同组电池组充电,同时可以单独调节部分电池组的充电方式,既能够保证充电安全,同时能够最大化提高充电效率,同时降低电能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检测变流器交流侧电压,并得出其理论上的不控整流电压和检测各组电池组电压;
通过统计所有电池组电压,确定电压最高的电池组;
比较电压最高的电池组的电压是否大于变流器不控整流输出电压;
若是;则调节电压最高的电池组所在的直流单元中的部件,关闭转换器、断开第二开关和闭合第一开关;
若否;则调节电压最高的电池组所在的直流单元中的部件,断开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和开启转换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检测结果对比,利用开关控制不同的电路的断开或连接,能够使装置通过调节对不同组电池组充电,同时可以单独调节部分电池组的充电方式,既能够保证充电安全,同时能够最大化提高充电效率,降低电能浪费,充电更加智能,能够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单组高效的储能变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单组高效的储能变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多组高效的储能变换装置提出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多组高效的储能变换装置提出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单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多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5,本发明一种单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检测变流器交流侧电压,并得出变流器理论上的不控整流输出电压和检测电池组电压;
比较电池组电压是否大于变流器不控整流输出电压;
若是,则关闭转换器、断开第二开关和闭合第一开关;以及
若否,则断开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和开启转换器。
参阅图6,本发明一种多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检测变流器交流侧电压,并得出其理论上的不控整流电压和检测各组电池组电压;
通过统计所有电池组电压,确定电压最高的电池组;
比较电压最高的电池组的电压是否大于变流器不控整流输出电压;
若是;则调节电压最高的电池组所在的直流单元中的部件,关闭转换器、断开第二开关和闭合第一开关;以及
若否;则调节电压最高的电池组所在的直流单元中的部件,断开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和开启转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新恒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新恒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