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超薄玻璃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4938.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柏辉;訚清;周红;张建辉;石林余;濮伟栋;雷明;肖辉斌;赵海东;晏璕;王硕稔;吴信军;潘海滨;潘亮亮;杨海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3/095 | 分类号: | C03C3/095;C03B18/02;C03B3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31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超薄 玻璃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超薄玻璃的生产工艺,所采用的Si含量控制在72.5%,玻璃配合料中的含硅成份可以降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提供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硬度、粘度和机械强度,但是其熔点高,硅含量较多会造成熔化困难,进而引起析晶,因此为了配合其他玻璃配料组分以及后续的熔化温度进行设计本发明组分中的硅含量;所采用的Al含量是在普通玻璃组分的基础提高至1.0%,玻璃配合料中的含Al成份可以降低玻璃析晶性能,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减轻玻璃液对耐火材料的侵蚀减少玻璃液中的瑕疵物的产生,过多含Al量会提高玻璃液粘度进而使得玻璃产品产生条纹,因此鉴于后续工艺控制本发明将玻璃配合料中的含Al组分提高至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制造领域,涉及一种超薄玻璃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产出厚度为0.5~1.1mm的电子超薄玻璃透光率大于91%,厚薄差小于0.1mm,板宽为2980mm,波纹度为0.1~0.15um,微观情况达到0个/平方米,无翘曲的电子超薄玻璃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开拓了触屏时代。作为触屏的媒介的超薄玻璃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使其价格远高于普通玻璃的售价。
我国通过浮法玻璃技术生产超薄电子玻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利用浮法生产超薄电子玻璃的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几大厂家手中。这些厂家对于超薄电子玻璃是实行只卖产品不卖技术的商业壁垒以实现对技术的封锁。如果利用浮法玻璃生产技术生产电子超薄玻璃,可以增加电子超薄玻璃的产量,平衡市场的供求关系降低电子超薄玻璃的价格。
对于国内来说,超薄电子玻璃由于技术封锁,超薄电子玻璃大多数都是需要从国外进口。在现有技术中,专利CN1827543B薄玻璃基板及薄玻璃的制造方法公开了超薄玻璃的成型方法;专利CN104140194A调整化学预加应力玻璃板隆起的方法和以其制造的玻璃板也是公开了超薄玻璃的成型方法。
然而采用浮法技术生产超薄电子玻璃的工艺并非只有成型工艺环节。要生产出合格的超薄电子玻璃需要掌握整个浮法工艺的过程,因此如何攻克整个超薄电子玻璃生产工艺成为关键的难点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生产超薄电子玻璃存在技术难点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超薄玻璃工艺技术,通过电子超薄玻璃的配合料组分分析、工艺控制参数设置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电子超薄玻璃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超薄玻璃的生产工艺,通过普通玻璃组分的基础调整其成份含量形成电子超薄玻璃配合料组分,并进行相应的超薄浮法工艺控制产出电子超薄玻璃产品;在普通玻璃组分的基础上,调整其Si含量为72.5%~73%,Al含量是在普通玻璃组分的基础提高至1.0%~1.2%。
作为优选,在普通玻璃组分的基础上,加入普通玻璃原料总质量0.002-0.03%的氧化镨、0.003-0.05%的氧化钽与0.001-0.01%的氧化钕。
作为优选,电子玻璃配合料选用硅砂成份铁含量为00~800ppm,优选400~500ppm电子超薄玻璃产品透光率在90%以上;硅砂颗粒度24目做到全通过,超细粉150目≤5%。
作为优选,白云石、石灰石控制粒度要求且无泥土等污染物;料温控制在38℃~45℃。在本技术方案中,料温控制在38℃~45℃,防止配合料中的纯碱、芒硝因温度过低或过高结块料进入进入熔化工段造成电子超薄玻璃的质量瑕疵
作为优选,所述的超薄浮法工艺是将电子超薄玻璃配合料组分经过熔化、成型以及冷端工艺控制形成电子超薄玻璃。
作为优选,熔化,是电子超薄玻璃配合料按照组分控制后进入熔窑,调整其热点温度为1575℃形成玻璃液,玻璃液在澄清阶段控制温度为14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旗滨玻璃有限公司,未经长兴旗滨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4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码器成品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地址老化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