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翅绢野螟的室内饲养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5369.4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2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静;晁雪庭;董子舒;陈冬宇;秦小芳;全达万;郑霞林;陆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覃现凯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翅绢野螟 室内 饲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绿翅绢野螟的室内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幼虫、蛹、成虫和卵的饲养步骤,具体是,
初孵幼虫至预蛹的具体过程是:
将糖胶树叶平铺于幼虫饲养装置底部,从孵化装置取出爬满初孵幼虫的糖胶树叶盖在幼虫饲养装置的糖胶树叶上,然后将幼虫饲养装置移至人工气候箱中饲养,
每天更换一次食料,第二天更换食料时,将隔网安装在幼虫饲养装置的中部,并在隔网上平铺上新鲜食料供取食,第三天将隔网取出并清理幼虫饲养装置底部虫粪,再将隔网上的虫和食料铺入幼虫饲养装置底部,并在隔网上平铺新鲜食料,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幼虫体色变红呈预蛹状态;所述幼虫饲养装置包括盒体一(6)、盒盖一(5)和隔网(8),盒盖一(5)盖于盒体一(6)顶部,隔网(8)活动的设置在盒体一(6)中部,所述的隔网(8)的网眼大小为6~8mm;
化蛹的具体过程是:
将呈预蛹状态的幼虫从幼虫饲养装置中挑至化蛹装置的纸槽中,并将化蛹装置移至人工气候箱中,幼虫吐丝缀合纸槽做茧并化蛹,待化蛹装置中的幼虫化蛹后,取出纸槽,拉住两边,向两端轻轻拉扯,使茧撕裂,再用消过毒的镊子将蛹取出;所述化蛹装置包括盒体二(10)、盒盖二(9)和纸槽(11),盒盖二(9)盖于盒体二(10)顶部,纸槽(11)放于盒体二(10)中,纸槽(11)为双层;
羽化的具体过程是:
体视镜下辨别雌雄,将雌雄蛹分别放入两个不同的已消毒的羽化装置内,蛹置于保湿滤纸上,并将羽化装置移至人工气候箱中,直至羽化;所述羽化装置包装底座一(16)和杯体(14),杯体(14)倒扣在底座一(16)上,杯体(14)顶面设有通孔,通孔由纱网(15)封口,纱网(15)网眼大小为10-12目,通孔上方设置沾有糖水的棉球(13);底座一(16)中部向下凹陷,底座一(16)上铺有保湿滤纸(4);
交配至产卵具体过程是:
将同日龄刚刚羽化的雌虫和雄虫移至交配产卵装置中,并放入糖胶树叶,再将交配产卵装置移至人工气候箱中,任其自由交配,当交配产卵装置中出现卵粒时取出雄虫,然后每天将交配产卵装置上有虫卵的部件取出更换,直至产卵结束;所述交配产卵装置包括底座二(19)、杯身筒(18)和杯盖(17),杯身筒(18)设置在底座二(19)上,杯盖(17)盖于杯身筒(18)上,杯盖(17)顶面设有通孔,通孔由纱网(15)封口,纱网(15)网眼大小为10-12目,通孔上方设置沾有糖水的棉球(13),底座二(19)中部向下凹陷,底座二(19)上铺有保湿滤纸(4);
孵化至初孵幼虫具体过程是:
将绿翅绢野螟的虫卵放入底部铺有保湿滤纸的孵化装置中,上铺幼嫩糖胶树叶,置于人工气候箱中,至虫卵孵化成初孵幼虫,
幼虫孵化后,将幼虫按照上述的步骤循环进行继代饲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翅绢野螟的室内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气候箱中的温度为25 ℃ ± 1 ℃,光周期为14 L:10 D,湿度为70 % ± 10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53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