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5659.9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1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勇;苏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33 | 分类号: | F16L3/233;H02G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贾东东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线 布置 构件 使用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管线布置构件包括用于布置在相邻两管线之间的构件主体,构件主体的用于朝向两管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的用于布置相应管线的定位凹部,构件主体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扎带以利用扎带将构件主体与相应管线紧固装配在一起的扎带连接结构。具体使用时,可利用利用连接在扎带连接结构上的扎带将构件主体与相邻的两管线对应固定装配在一起,进而有效实现管线分布。由于管线布置构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管线凹部,方便进行多管线的扩展,可有效满足多管线排布的场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飞机蒙皮等狭窄空间布线时,若存在多束线束,通常采用的方式为利用扎带将各线束分别固定在相应的安装面板上,为方便安装,通常需要在安装面板上对应各扎带分别开孔,以方便固定安装各扎带,其是将扎带直接连接在安装面板上。当在飞机蒙皮等狭窄空间内采用上述方式布线时,可以直接在飞机的结构面板上进行开孔,这种方式会影响飞机面板的强度及密封性能,影响飞机可靠性,也可以再增加安装面板结构,但是,这种增加安装面板的方式会增加较多重量,并占用较大的空间,影响飞机的制造成本。
实际上,对于线材集束或管材集束来讲,也有采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3833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所公开的软管安装方式,将多个软管填装在软管安装架的凹部中,然后在凹部开口处设置扎带以将软管捆扎固定在软管安装架上,软管安装架则可以固定设置在相应的安装基座如安装面板或架体上。
但是,无论是上述的直接将扎带连接在安装面板上的安装方式,还是上述的采用软管安装架配合扎带的安装方式,都是仅对应单个线束的,对于多管线布置来讲,需要对应各管线分别设置扎带或管线安装架,这就需要在安装基座上对应各线束分别设置多个开孔。这种安装方式不仅装拆较为繁琐,而且由于开孔较多,也影响安装基座的整体强度。实际上,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87907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适合应用于双线束的管线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具有分体式的两支架,两支架的相向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弧形槽,当将两支架相对扣合在一起时,四个弧形槽对应两两扣合以形成装夹定位两线束的两个抱箍结构,以实现相邻两线束的对应排布。利用这种管线固定支架确实可减少在安装面板上的开孔数量,但是,这种相对扣合以定位两线束的管线支架仅适合应用于双线束,不方便用于三个管线以上的排布布置,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应用于多管线排布的管线布置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形成两抱箍结构的双线束管线固定支架不适于多管线排布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管线布置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包括用于布置在相邻两管线之间的构件主体,构件主体的用于朝向两管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的用于布置相应管线的定位凹部,构件主体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扎带以利用扎带将构件主体与相应管线紧固装配在一起的扎带连接结构。
在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构件技术方案2:构件主体上沿着用于与所述两管线延伸方向所对应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凹部对,每个定位凹部对均包括两个相背布置的所述定位凹部。
在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构件技术方案3:任意相邻的两定位凹部对及位于两定位凹部对之间的构件主体部分形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工字型结构。
在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1或2或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构件技术方案4:所述定位凹部的内侧面为弧面。
在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1或2或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构件技术方案5:各定位凹部分别由所述构件主体上设有的朝着远离构件主体的方向相背延伸的两延伸臂形成,各延伸臂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扎带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56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