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荪的种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8389.7 | 申请日: | 201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明坤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C05F11/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300 福建省龙岩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荪 种植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荪,应用于竹荪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竹荪,一种很奇特的菌类,因为它独特的外形;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色彩鲜艳,稀有珍贵,竹荪的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菌体洁白,脆嫩爽口,味道鲜美,是名贵的食用菌,又是医学上的新秀,历史上列为“宫廷贡品”,近代作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由于竹荪的栽培技术较为困难,产量较低,因此竹荪的价格比较昂贵,为了降低生产产本,一种成本低廉、产量大、适合大面积种植的竹荪变得尤为迫切。
北方大多种植玉米、小麦,每到庄稼采收完成后,农民会通过焚烧的方式来处理秸秆,给大气带来较大的污染,因此禁止秸秆的焚烧,使得大量的秸秆堆积无法处理,经过各种实验,通过秸秆来栽培竹荪变得可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本低廉、产量大、废物利用、减少污染的竹荪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料:选料加工:选择无病虫害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竹粉,并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去除根泥,然后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竹粉放入切碎机中切成长度为2-5cm的截断;原料发酵:将截断放入搅拌桶中,使用清水淋透截断,始终保持截断的湿度在
70%-90% ,并在2-3天后翻推一次,然后再过2-3天翻推一次即可制成培养料;
(2)整地起垄: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化肥使用量少的土壤,在栽培前20天对土壤进行翻晒,翻晒的深度在30-40cm,在栽培前10天将翻晒的土壤敲碎成细土,然后开畦,畦床宽2-3cm,沟宽30-40cm;
(3)栽培:将步骤一制成的培养料铺洒在畦上,铺洒厚度为30-40cm,然后将竹荪菌种切割成2-3cm2大小并铺洒在培养料上,每相邻竹荪菌种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然后用畦沟中的土壤均匀覆盖,覆土厚度为2-4cm,然后覆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合理利用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竹粉,减少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通过上述秸秆在田地里栽培竹荪,成本比在大棚中种植竹荪的成本低,大大的缓解了种植户的种植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荪的种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料:选料加工:选择无病虫害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竹粉,并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去除根泥,然后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竹粉放入切碎机中切成长度为2-5cm的截断;原料发酵:将截断放入搅拌桶中,使用清水淋透截断,始终保持截断的湿度在
70%-90% ,并在2-3天后翻推一次,然后再过2-3天翻推一次即可制成培养料;
(2)整地起垄: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化肥使用量少的土壤,在栽培前20天对土壤进行翻晒,翻晒的深度在30-40cm,在栽培前10天将翻晒的土壤敲碎成细土,然后开畦,畦床宽2-3cm,沟宽30-40cm;
(3)栽培:将步骤一制成的培养料铺洒在畦上,铺洒厚度为30-40cm,然后将竹荪菌种切割成2-3cm2大小并铺洒在培养料上,每相邻竹荪菌种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然后用畦沟中的土壤均匀覆盖,覆土厚度为2-4cm,然后覆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明坤,未经郑明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8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猴头菇培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