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0272.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邢其锋;李之洋;刘叔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13/14 | 分类号: | C07D413/14;C07D417/14;C07D403/14;C07D471/04;C07D487/04;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崔永华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芳基 稠环 芳基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电致发光 上述化合物 烷基 单键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由以下通式(I)表示:其中,Y为C或者N,X为O或者S或者NR2,L选自单键、C6~C30的芳基、C10~C30的稠环芳基、C3~C30的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当Y全部为C时,Ar选自C3~C30的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当Y至少一个为N时,Ar选自C6~C30的芳基、C10~C30的稠环芳基、C3~C30的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R1和R2分别独立选自C1‑C12的烷基、C6~C30的芳基、C10~C30的稠环芳基、C3~C30的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上述芳基、杂芳基、稠环芳基和/或稠环杂芳基可以存在取代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以下简称OLED)具有自主发光、低电压直流驱动、全固化、视角宽、重量轻、组成和工艺简单等一系列的优点,与液晶显示器相比,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视角大,功率低,其响应速度可达液晶显示器的1000倍,其制造成本却低于同等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OLED技术在照明和显示两大领域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影响OLED器件性能的高效有机材料的研究更加关注,一个效率好寿命长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是器件结构与各种有机材料的优化搭配的结果。目前应用的磷光主体材料往往都是具有单一载流子传输能力,诸如空穴类传输主体以及电子类传输主体。单一的载流子传输能力会造成发光层中电子和空穴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严重的效率滚降以及寿命缩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CN104529940
专利文献2KR-20110079402
专利文献3KR-20120117501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含有吩噻嗪等片段的材料。专利CN104529940公开的化合物中亚砜类的片段稳定性很差,在器件中表现为寿命非常短,不适合应用;专利KR-20110079402公开的化合物中咔唑片段取代基团限定为芳香基团,其空穴传输的效果较好,但是该材料载流子平衡性相对较差,器件驱动电压高,效率低;专利KR-20120117501公开的一系列咔唑与吩噻嗪等相连的的化合物,其主要用途是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并没有作为主体材料的应用。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主体材料,尤其是绿光主体材料中,在驱动电压、电流效率、稳定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传统主体材料的缺点,提供一类新型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在咔唑与吩噻嗪、吩噁嗪或吩嗪片段的连接的基础上,在咔唑的氮上连接芳香基团,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空穴传输的化合物,然而其载流子平衡性相对较差。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以下两个方案能够解决该问题:一是使用氮杂咔唑来代替咔唑,二是在咔唑的氮上连接杂芳基。这两个方案均能增强电子传输的能力,在很高的空穴传输的效率的基础上提高电子传输效率,从而能够达到载流子平衡的效果,能够提高发光效率。
本发明的化台物由如下通式(I)表示。
其中:Y为C或者N,X为O或者S或者NR2,L选自单键、C6~C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10~C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芳基、C3~C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0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