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工位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0619.3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7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月同;匡文明;王益;徐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机器人 自动 焊接 系统 | ||
1.一种双工位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料仓(100)、上下料搬运机器人系统(200)、双工位焊接工作台(300)、焊接机器人系统(400)、控制系统(500)和焊接房(600);所述固定料仓(100)用于存放待加工件和加工件,所述上下料搬运机器人系统(200)用于在固定料仓(100)和双工位焊接工作台(300)之间搬运待加工件和加工件;所述双工位焊接工作台(300)设置在上下料搬运机器人系统(200)与焊接房(600)之间,所述双工位焊接工作台(300)可水平旋转,所述焊接机器人系统(400)和控制系统(500)均设置在焊接房(60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料搬运机器人系统(200)包括上下料搬运机器人(201)、安装法兰(202)和抓具(203);所述上下料搬运机器人(201)末端安装有安装法兰(202),所述安装法兰(202)末端安装有抓具(203),所述抓具(203)的安装底板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和吸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具(203)的安装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抓具(203)是否有抓取待加工件或加工件的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料仓(100)包括上料仓(101)和下料仓(102),所述上料仓(101)用于存放待加工件,所述下料仓(102)用于存放加工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焊接工作台(300)包括底座(301)、转台(302)、隔离挡板(303)、翻转台(304)、圆形载物台(305)、定位底座(306)、夹紧气缸(307)、夹紧块(308)和气缸支架(309);所述转台(302)设置在底座(301)上,所述转台(302)与底座(301)可转动连接使得转台(302)可以在底座(301)上旋转;所述隔离挡板(303)设置在转台(302)中部;所述转台(302)的两侧设置均有翻转台(304),所述翻转台(304)上设有可转动的圆形载物台(305);所述定位底座(306)设置在圆形载物台(305)上;夹紧气缸(307)通过气缸支架(309)安装于定位底座(306)四周,夹紧气缸(307)的气缸杆端连接夹紧块(30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座(306)是根据待加工件的形状制成的仿型模具,所述定位底座(306)通过定位销安装在圆形载物台(305)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302)的支撑架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翻转台(304)中设置有转轴,驱动电机转轴经减速器后与翻转台(304)的转轴连接,使得翻转台(304)能在转台(302)上翻转;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500)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器人系统(400)包括焊接机器人(401)、清枪器(402)、焊接电源(404)和焊接气体钢瓶(403);所述焊接机器人(401)末端设置有焊枪、送丝机和防碰撞传感器,所述清枪器(402)、焊接电源(404)和焊接气体钢瓶(403)均与所述焊接机器人(401)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500)包括主控制器(501)、搬运机器人控制柜(502)和焊接机器人控制柜(503),所述搬运机器人控制柜(502)用于控制所述上下料搬运机器人系统(200),焊接机器人控制柜(503)用于控制焊接机器人系统(400)和双工位焊接工作台(300),所述搬运机器人控制柜(502)和焊接机器人控制柜(503)均与主控制器(501)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房(600)的房体由支撑架(604)和多个防辐射挡板(601)组成,焊接房的顶部设置有烟雾检测传感器(602)和排气管道(603),所述焊接房(600)靠近焊接机器人(401)的一侧设有房门,焊接房(600)靠近双工位焊接工作台(300)的一侧留有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未经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06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