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相掺杂三元前驱体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1105.X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2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松;孔令涌;严泽华;李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三元 前驱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掺杂三元前驱体的合成方法,包括(1)称取镍、钴、锰硫酸盐和水,得到溶液A;(2)称取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按照质量比为2‑4:1‑2的比例混合,得到溶液B;(3)称取氢氧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得到溶液C;(4)称取浓氨水和去离子水,得到溶液D;(5)将溶液A、溶液B、溶液C、溶液D按照2‑4:0.1‑2:3‑5:1‑3的比例加入反应釜,反应温度保持在50‑70℃,pH控制在11.0‑12.5,反应时间为30‑60h,反应得到三元前驱体。采用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使掺杂元素与前驱体实现分子水平上的均匀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相掺杂三元前驱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镍钴锰三元材料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具有容量高、工作电压高及成本适中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结构稳定性能较差等问题。通过加入掺杂元素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稳定性、改善电化学性能等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采用固相法掺杂,固相混合均匀程度难以保证,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现有技术也有采用液相掺杂方法来合成三元前驱体,例如公开号为CN 103840133B、发明名称为《一种稀土掺杂的高压实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稀土氧化物溶于浓硝酸中,然后加热至氧化物分解,冷却后用酰胺类试剂调节稀土离子的摩尔浓度为0.01-0.04mol/L;(2)在球磨机中先加入碳酸锂粉体,碳酸锂粉体的粒径D50为2-9微米,然后按照R/M(Ni+Co+Mn)摩尔比为0.010±0.010加入步骤(1)所得溶液,接着按照固液质量比1:1加入无水乙醇,开启球磨主电机,运行10分钟后按照Li/M(Ni+Co+Mn)摩尔比为1.05±0.05加入三元前驱体,三元前驱体的粒径D50为9-11微米,球磨90±50min;(3)将球磨后的物料通过隔膜泵打入真空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60±30分钟,真空度≤-0.065Mpa;干燥后的物料在辊道窑中进行烧成,热处理气氛为空气;烧成分为13个温区,主温区为6-10温区,主温区温度850-950℃,主温区反应时间12-20小时,烧成过程中通过鼓风机向各个温区进行通风,风量为120-150m3/h;烧成后的物料通过高速混合机进行分散,分散时间5±2min,分散后的物料通过气流分级机进行分级;分级后的物料按照1:(4±2)的比例在水洗搅拌桶进行水洗,水洗时间为120±30min;水洗后的物料通过隔膜泵打入双锥真空干燥机进行干燥,真空干燥机需带过滤功能,滤布规格≥1500目,压滤压力0.2-0.4MPa,压滤时间30±10min,干燥时间为120±30min,得到液相掺杂的稀土三元材料粉体;(4)将干燥后粉体放入渗透炉中,等渗透炉升温到500-650℃以后开始向炉内通入N2,直到炉内的空气完全排除,接着向炉内滴加步骤(1)所得溶液,在500-650℃扩渗3-6小时,即可得到目标粒子。
对比文件1利用液相掺杂合成三元前驱体需要用到稀土化合物,稀土化合物比较匮乏且价格较贵,导致对比文件1的应用范围较窄且成本较高。而且,对比文件1的制备方法工艺复杂,需要球磨、干燥、烧成、分散、水洗、再干燥等多道工序的方可制得,实施不方便,耗时长,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相掺杂合成三元前驱体的方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使掺杂元素与前驱体实现分子水平上的均匀混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相掺杂三元前驱体的合成方法,包括:
(1)称取镍、钴、锰硫酸盐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2-6的比例混合,得到浓度为1.0-2.0mol/L的溶液A;
(2)分别称取浓度为3-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0.5-1.5mol/L的硫酸铝溶液,按照质量比为2-4:1-2的比例混合,得到溶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11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