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锰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热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1652.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家龙;蔡冬;袁曦;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62;C09K11/66;H01L33/5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李外 |
地址: | 136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锰掺钙钛矿 量子 点发 光热 稳定性 方法 | ||
1.一种提高锰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PbCl2、MnCl2以及十八烯混合,得到混合溶液Ⅰ;
步骤二:在惰性环境下,向步骤一得到的混合溶液Ⅰ中加入油胺、油酸和三辛基膦,得到混合溶液Ⅱ;
步骤三:将反应温度升至100-120℃,除去瓦斯,待混合溶液Ⅱ无气泡生成,通入保护气体,升温至170-230℃,迅速加入铯前驱体溶液,保持此温度5s-5min,然后停止加热并迅速降温,离心、沉淀后,将量子点分散于溶剂中,得到Mn:CsPbCl3量子点溶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Mn:CsPbCl3量子点溶液与PDMS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Ⅲ;
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混合溶液Ⅲ滴涂于硅衬底上,干燥,形成薄膜,将薄膜置于真空装置中进行连续变温热处理和常规退火热处理,得到热处理后样品,对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发光热稳定性测试;
或者,将步骤四得到的混合溶液Ⅲ与Cu:ZnInS/ZnS量子点混合滴涂在蓝光LED芯片上,制备白光LED器件,干燥后对器件进行发光热稳定性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锰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PbCl2和MnCl2摩尔比为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锰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PbCl2和MnCl2摩尔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锰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油胺、油酸和三辛基膦的体积比为1.5: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锰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铯前驱体溶液与三辛基膦的体积比为0.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锰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Mn:CsPbCl3量子点其激子发光波长为395-41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锰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的溶剂为甲苯、正己烷或氯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锰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Mn:CsPbCl3量子点溶液与PDMS溶液的体积比为1:(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锰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的变温热处理中的温度范围为20至1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锰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退火热处理温度为60,80和100℃,分别保持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师范大学,未经吉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16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增产用酸冻胶压裂液
- 下一篇:一种绿光激发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