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角连接件及幕墙转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2699.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鑫;郑显惠;任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元鑫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G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翟广凤 |
地址: | 408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角 连接 幕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幕墙连接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转角连接件及幕墙转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外墙框架式支撑体系也是幕墙体系的一种)。
现有的幕墙转角的结构为结构较为复杂的浇筑成型的结构,由于结构较为复杂,导致所需的浇筑成型的模具的结构设备精度要求高,在浇筑过程中,极易出现浇筑死角的情况,导致生产效率低,现有的幕墙转角的产品产出率低,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角连接件,结构简单,方便拆装,同时便于浇筑成型,极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转角连接件,包括底部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部的上部的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相对所述底部支撑部的中截面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均相对所述底部支撑部的顶端面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脚、所述第二支撑脚和所述底部支撑部共同形成“Y”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部为U型结构,在所述U型结构的顶部开口处封闭设置有中间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板一体成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脚朝向所述底部支撑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卡接固定的第一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脚的最高端位置设置有第一卡角,所述第一卡角上设置有用于抵接固定的第一抵接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角为“L”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脚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脚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幕墙转角结构,设置在幕墙转角连接的位置,通过上述的转角连接件,能够方便快速的将幕墙转角结构连接,并且拆装均便捷,同时,三个部件相互连接,提高了三个部件的利用效率,由于三个部件的结构较为简单,浇筑成型过程中,能够极大的降低低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幕墙转角结构,包括上述的转角连接件、边角结构和转接型材,所述转角结构与所述转角连接件的底部支撑部连接,所述转接型材与所述转角连接件的两个支撑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型材上设置有两个卡接槽,两个所述卡接槽分别与两个第一卡角抵接,所述第一卡角的凸起部分设置在所述转接型材的卡接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角结构包括角形本体、第一侧支撑、第二侧支撑和卡接件,所述角形本体上设置有斜面,所述第一侧支撑和所述第二侧支撑分别设置在所述斜面的两个侧边,所述第一侧支撑和所述第二侧支撑分别与所述斜面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支撑和所述第二侧支撑均设置在所述斜面的同一侧;
所述卡接件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支撑抵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支撑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包括底部卡接板和设置在所述底部卡接板两侧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相对所述底部卡接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与所述底部卡接板形成夹角;
所述底部卡接板与所述底部支撑部的底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支撑抵接的面上设置有抵接凸起,同样的,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侧支撑抵接的面上设置有抵接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上远离所述第一侧支撑的抵接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槽;同样的,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远离所述第二侧支撑的抵接面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卡接板与所述角形本体的斜面之间留有安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型材与所述转角连接件连接的一侧还设置有L形抵接件,所述L形抵接件的较大平面的一侧与所述转角连接件的中间连接板抵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元鑫,未经刘元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2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玻璃幕墙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隐框玻璃幕墙结构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