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螺旋锚杆的同步锚及钻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3832.X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2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农;杨可;冉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螺旋 同步 方法 | ||
1.一种中空螺旋锚杆的同步锚,其特征是:它包括锚钻装置,动力装置和紧固装置;其中,锚钻装置包括钻杆(3)和中空螺旋锚杆(4),中空螺旋锚杆(4)尾部设有外螺旋,钻杆(3)设置在中空螺旋锚杆(4)内,钻杆(3)头部设有可收缩钻头(5),钻杆(3)和中空螺旋锚杆(4)通过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双转动轴钻机(1),双转动轴钻机(1)中设有与钻杆(3)和中空螺旋锚杆(4)匹配的双转动轴(2),所述紧固装置包括通过中空螺旋锚杆(4)尾部杆体外螺旋自锚固的安装托盘和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螺旋锚杆的同步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螺旋锚杆(4)中部贯通,外壁设有螺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螺旋锚杆的同步钻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3)和中空螺旋锚杆(4)尾部为六棱或粗螺纹结构,与双转动轴(2)相匹配,所述的双转动轴(2)的两个转轴独立调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螺旋锚杆的同步钻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3)为中空钻杆,可输风或水,钻杆(3)的直径为中空螺旋锚杆(4)内径的0.25-0.85倍,长度大于中空螺旋锚杆(4)。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螺旋锚杆的同步锚的中空螺旋锚杆的同步钻锚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a.将钻杆(3)装入中空螺旋锚杆(4)内部,将钻杆(3)和中空螺旋锚杆(4)的尾部依次嵌入双转动轴钻机(1)中的双转动轴(2)上,将可收缩钻头(5)连接至钻杆(3)头部,可收缩钻头(5)露出锚杆杆体,并保持可收缩钻头(5)处于收缩状态;
b.双转动轴(2)的两个转轴同时旋转,分别带动带动钻杆(3)和中空螺旋锚杆(4)旋转,此时可收缩钻头(5)伸展,将钻杆(3)和中空螺旋锚杆(4)朝向岩面钻进,可收缩钻头(5)破岩成孔,中空螺旋锚杆(4)同时随着可收缩钻头(5)向岩体中推进,钻进产生的岩粉从中空螺旋锚杆(4)、钻杆(3)、钻孔之间的空隙排出;
c.钻进完成后,双转动轴(2)停止旋转,可收缩钻头(5)收缩,将中空螺旋锚杆(4)、与双转动轴(2)分离,利用双转动轴(2)将钻杆(3)、可伸缩钻头(5)一同从中空螺旋锚杆(4)内直接抽出,将中空螺旋锚杆(4)保留在岩石中;
d.中空螺旋锚杆(4)通过自身尾部上设置的杆体外螺旋自锚固,直接安装托盘、螺母进行预紧,安装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空螺旋锚杆的同步钻锚方法,其特征是:双转动轴(2)的两个转轴分别带动钻杆(3)和中空螺旋锚杆(4)向相同的方向旋转,需要破岩成孔的钻杆(3)钻速高,功率大,中空螺旋锚杆(4)仅需部分破岩,转速低;钻杆(3)和中空螺旋锚杆(4)旋转方向一样便于排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空螺旋锚杆的同步钻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可收缩钻头(5)在旋转时处于展开状态,非旋转时处于收缩状态,且处于收缩状态时,可收缩钻头(5)直径小于中空螺旋锚杆(4)的内径,可在螺旋锚杆(4)内部移动,展开时可收缩钻头(5)直径小于中空螺旋锚杆(4)的螺旋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空螺旋锚杆的同步钻锚方法,其特征是:可收缩钻头(5)的伸展与收缩通过操作员控制,或通过钻孔离心力控制伸展与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383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家用3D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热熔器隔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