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ID医用检验容器的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4197.7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5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路;李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卡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83 | 代理人: | 张飙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医用 检验 容器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FID医用检验容器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医用检验容器如采血管出厂时管壁带有不干胶,不干胶上面印有容积刻度和生产日期等信息,在投入到医院使用过程中,很多医院会再将病人的信息打印成条形码等粘贴到不干胶上,在日后的管理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条码枪来识别采血管信息,实际工作中条码需要可视状态下逐一识别,在面对大量采血管情况下,条码技术效率低,影响整个检验结果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识别、批量交接RFID医用检验容器的管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RFID医用检验容器的管理方法,步骤如下:
(1)通过RFID读写装置将使用者信息写入RFID医用检验容器的 RFID标签中,实现RFID医用检验容器与使用者绑定;
(2)将使用者需要检验的样品封装于RFID医用检验容器中,通过三维RFID工作台实现RFID医用检验容器的批量交接,并送至检验中心;
(3)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RFID读写装置,根据检验项目对 RFID医用检验容器进行分类,并将相同检验项目类别的RFID医用检验容器放置到托盘中;
(4)将上述托盘放到三维RFID工作台上检验差异,并将放错的 RFID医用检验容器放回相应的托盘;
(5)将托盘送至相应的检验部门进行检测,并将每个RFID医用检验容器的检验结果写入RFID标签中;
(6)将检测完毕的托盘放在三维RFID工作台上,配合智能端实现精确入库。
进一步,所述RFID医用检验容器在冷库中存储7-14天后,通过三维RFID工作台统一登记后,销毁。
进一步,所述RFID读写装置、三维RFID工作台与智能端连接,通过所述RFID读写装置、三维RFID工作台对所述RFID医用检验容器的进行写入、更改、查阅、批量交接、批量入库、批量销毁的信息,以及 RFID医用检验容器的RFID标签内的信息均通过智能端上传至RFID云服务器,医护人员、使用者通过智能端访问RFID云服务器查看与己相关的RFID医用检验容器的信息。
进一步,所述RFID医用检验容器包括RFID标签和容器,RFID标签设置在容器上,RFID标签包括芯片和天线,芯片上设置有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上存储有RFID标签的ID号、容器的基本信息、使用者的基本信息以及检验项目及结果信息,通过所述RFID读写装置更改、读取RFID 标签存储模块内的信息,实现批量交接检验容器,并批量读取、录入检验容器上RFID标签的信息。
进一步,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短边线圈短边不大于15mm,所述 RFID标签的天线线圈长边不大于45mm。
进一步,所述RFID读写装置为RFID读写器、RFID阅读器、三维 RFID工作台或者RFID移动护士工作站。
进一步,所述三维RFID工作台通过定义入库规则来实现精确到管位物理地址。
进一步,通过所述RFID读写装置采集、写入、更改的所示RFID医用检验容器信息存储在所述智能端,这些信息最终通过所述智能端上传汇总到所述RFID云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RFID云服务器上汇总有所有所述RFID医用检验容器的信息,通过所述智能端访问所述RFID云服务器,查阅一个RFID医用检验容器所有信息,从而实现对一个RFID医用检验容器从生产、使用、存储、清理整个过程的追溯。
进一步,所述RFID云服务器与医院的LIS系统关联,LIS系统通过与HIS系统的接口连接,把病人数据获取过来与所述RFID云服务器共享。
本发明使RFID医用检验容器实现快速设别、录入、批量交接,实现分拣后差异提示,实现检验容器精准归档、全流程查询与追溯、3D库位管理GIS模块。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有:
(1)提高了检验容器信息录入的效率,将原本1.9个/秒速度提高至 50个/秒,使得医院检验中心整体检验效率大幅度提升,解决了检验中心录入岗位早晨排队的问题;
(2)实现检验容器批量交接时的准确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支持短时间内批量交接、因交接差异带来责任无法确认等问题,同时此举相当于在整个追溯链上做了印记,解决目前交接差异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卡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雷卡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4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标签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RFID医用检验容器的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