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泵送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4225.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5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梅杰;梅东林;王良进;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体积 混凝土 泵送剂 | ||
1.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泵送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于搅拌装置中充分搅拌配合而成: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容器、第一电机、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桨、搅拌叶、第二电机、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桨、投料口、出料口和底座,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支撑架支撑设于搅拌容器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向下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伸入所述搅拌容器内的上部,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底端设置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为长条状,且以所述第一搅拌轴为对称轴,所述第一搅拌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为板状,且沿所述第一搅拌桨的旋转方向所述搅拌叶朝向所述搅拌容器的侧壁倾斜;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搅拌容器内的底部,其外侧包覆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与所述搅拌容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向上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二搅拌桨为与所述第一搅拌桨对应的长条状,且以所述第二搅拌轴为对称轴,且所述第二搅拌桨位于两个所述搅拌叶之间,且所述第一搅拌轴与所述第二搅拌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搅拌容器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卸料口;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控制器,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控制器;
所述底座包括外座、支撑板和缓冲装置,所述外座内部开设有与搅拌容器下部紧密配合的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与内腔侧壁紧密配合的支撑板,所述搅拌容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与所述内腔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多个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柱、缓冲套、缓冲球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内腔的底壁上,所述缓冲套套接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所述支撑杆的上方、与缓冲套之间设置缓冲球,所述缓冲球为弹性材料,为椭圆状,且其纵向轴的长度小于横向轴的长度,所述缓冲套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之间设置缓冲柱,所述缓冲柱为弹性材料,所述缓冲柱的外侧面均匀分布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中心线与所述缓冲柱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底座与搅拌容器配合的侧壁上开设有导管孔,所述导管孔与所述搅拌容器上的出料口对应设置,出料管设置于设置于出料口和导管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泵送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于搅拌装置中充分搅拌配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泵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系减水剂由75-85wt%的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单体、5-10wt%的乙酸乙酯、10-20wt%的丙烯酸单体,且以上三种单体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在引发剂、链转移剂作用下,于70-90℃水溶液中共聚反应后,加碱中和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泵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系保坍剂由60-80wt%的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单体、5-10wt%的丙烯酸羟乙酯、20-30wt%的丙烯酸单体,且以上三种单体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在引发剂、链转移剂作用下,于70-90℃水溶液中共聚反应后,加碱中和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泵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泵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为硅胶材料或者橡胶材料,且其纵截面的两外侧为齿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泵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球的材料为硅胶材料或者橡胶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泵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容器底部设置有弹性垫套,所述搅拌容器与弹性垫套、外座内腔之间紧密配合,所述搅拌容器与弹性垫套、支撑板之间紧密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泵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搅拌方向和第二搅拌轴的搅拌方向相反。
10.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泵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所述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42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机缓凝剂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吡啶类复合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