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修复功能的双微胶囊组合物及在自修复功能防护涂层上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4423.1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董岸杰;张朋生;邓联东;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7/65 | 分类号: | C09D7/65;C09D163/00;C09D5/16;C09D5/08;C08G59/18;B01J13/14;B01J1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修复功能 微胶囊组合物 微胶囊 环氧树脂微胶囊 环氧固化剂 防护涂层 壁材 环氧树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环氧树脂稀释剂 应用 水下环氧树脂 抗生物污损 表面涂层 防护应用 聚合物相 水下设备 涂层材料 涂层使用 固化剂 聚脲醛 芯材组 质量比 防污 配伍 芯材 受损 | ||
1.一种自修复功能的双微胶囊组合物,其特征是由环氧树脂微胶囊和水下环氧固化剂微胶囊组成;所述的环氧树脂微胶囊的芯材组份为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稀释剂,壁材为聚脲醛;所述的水下环氧固化剂微胶囊,芯材为水下环氧树脂固化剂,壁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修复功能的双微胶囊组合物,所述的环氧树脂微胶囊的芯材质量与壁材质量的比值为0.6~1.4;所述的水下环氧固化剂微胶囊的芯材质量与壁材质量的比值为0.7~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修复功能的双微胶囊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环氧树脂微胶囊的芯材质量与壁材质量的比值为0.9~1.2,平均直径为100~250μm;所述的水下环氧固化剂微胶囊的芯材质量与壁材质量的比值为0.9~1.2,平均直径为50~1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修复功能的双微胶囊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环氧树脂微胶囊的芯材组份为环氧树脂E44和环氧树脂稀释剂正丁基缩水甘油醚,质量比值为3~6,壁材为甲醛与尿素形成的体型聚合物聚脲醛,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5:1~2.5:1;所述的水下环氧固化剂微胶囊,芯材为810水下环氧树脂固化剂,壁材为注塑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5.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修复功能的双微胶囊组合物,其特征是:水下环氧固化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是,将810水下环氧树脂固化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使其充分混合并溶解完全,将上述混合溶液倒入0.5wt%的聚乙烯醇溶液乳化分散,之后完全蒸发二氯甲烷,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水下环氧固化剂微胶囊。
6.权利要求1的双微胶囊组合物用于自修复功能涂层,其特征是把环氧树脂微胶囊和水下环氧固化剂微胶囊按质量比值0.8-3混合到涂料中,用于物质表面涂层,赋予涂层自修复功能。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微胶囊组合物用于自修复功能涂层,特征是环氧树脂微胶囊和水下环氧固化剂微胶囊混合到环氧树脂涂料中配制成自修复功能的环氧树脂复合涂料。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微胶囊组合物用于自修复功能涂层,特征是所述的自修复功能的环氧树脂复合涂料,组成为:
5~13wt%环氧树脂微胶囊;
4~10wt%水下环氧固化剂微胶囊;
65~81wt%环氧树脂E44;
1~3wt%环氧树脂稀释剂正丁基缩水甘油醚;
5~10wt%环氧固化剂二乙烯三胺;
3~6wt%核壳纳米颗粒橡胶型增韧剂。
9.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双微胶囊组合物用于自修复功能涂层,特征是与两性离子聚合物组合应用,形成兼具自修复和抗蛋白、生物粘附功能的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44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