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场景的管廊管理系统及其路由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5726.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3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娟;刘佳;陈坤;刘长鑫;张鑫;魏铭均;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6 | 分类号: | G06F16/26;G06Q10/06;G06Q10/10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闵东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场景 管理 系统 及其 路由 规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场景的管廊管理系统及其路由规划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三维建模模块,资产信息管理模块,路由规划模块,租赁管理模块,费用管理模块;所述方法包括有新的租赁申请,需进行入廊规划和审批,设置路由规划需求,根据管廊总体路由规划和管廊资产使用现状,进行入廊管线路由规划分析,以列表和三维场景展现分析结果;选择分析结果中的待租资产,自动生成路由规划分析报告。通过本发明,能清晰、准确掌握管廊资产的运营状况、收费状况以及入廊管线的建设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完成管廊资产的路由分配,实现管廊资产使用的动态更新和集约化利用,确保管廊使用有据可依、有证可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管廊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场景的管廊管理系统及其路由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综合管廊管理重建设轻运营,综合管廊建设成本巨大,随着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对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综合管廊合理、高效的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合管廊内部管线属性复杂、重要节点数量多,投资、建设、运营主体不同给后续的运营管理带来了很大麻烦。
管廊投入运营后,管廊运营管理单位无法准确掌握管廊资产的运营状况、收费状况以及入廊管线的建设分布情况。当有新的管线需要入廊时,管廊运营管理单位需要根据管廊总体路由规划,通过管廊竣工图纸或直接进入管廊现场获取管廊使用现状,再人工进行入廊管线的路由设计和分配。这过于依赖于审批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且效率低下,容易造成管廊资源的分布不均和资源浪费。
现有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信息化系统主要集中在管廊的安全监控和管廊的运维管理方面,管廊资产运营的信息化系统和方法较少涉及。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管廊资产运营过程中,运营管理单位无法准确掌握管廊资产的运营状况、收费状况以及入廊管线的建设分布情况;当有新的管线需要入廊时,需要通过图纸或进入管廊现场获取管廊使用现状,再依靠人工进行入廊管线路由规划,效率低下,易造成管廊资源分布不均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直观、智慧化的管廊管理系统和科学、合理的路由规划方法,实现管廊资产的精细化、集约化、可视化管理,确保管廊资产运营有据可依、有证可查。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三维场景的管廊管理系统,所述基于三维场景的管廊管理系统包括:
三维建模模块,与资产信息管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管廊设计图纸,利用建模软件进行管廊构件(管廊本体、管架、入廊管线)的三维建模,搭建综合管廊三维虚拟模型;根据管廊总体路由规划,定义并存储管廊本体-管架-管线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完成管廊构件的属性添加和赋值,生成结构化数据;将三维模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导入基于三维场景的管廊管理系统;
资产信息管理模块,与路由规划模块连接,提供空间查询、属性查询、空间和属性联合查询等多种手段进行管廊资产信息查询;基于三维场景浏览资产信息;当资产属性信息发生变更时,进行资产的更新维护;
路由规划模块,与租赁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基于三维场景,根据租赁管理模块提供的租赁申请信息设定路由规划需求,结合管廊总体路由规划和管廊使用现状,进行入廊管线的路由规划分析;
租赁管理模块,与资产信息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对管廊资产的租赁流程提供信息化管理,依据路由规划模块分配的路由,进行租赁的审批和合同签订;将资产使用状态信息变更通知到资产信息管理模块;
费用管理模块,与租赁管理模块连接,用于设定资费标准,根据租赁管理模块签订的租赁合同,完成租赁相关费用的缴费管理。
进一步,租赁管理模块中,对管廊资产租赁流程提供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包括租赁申请、租赁审批、合同管理的信息。
进一步,费用管理模块中,包括资费标准管理、租金管理、欠费报警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5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