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5733.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5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高红民;杨耀;李臣明;张振;周惠;王建华;谢科伟;樊悦;黄昌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郑婷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处理器 泵站 显示屏 信号发射器 信号接收器 分析系统 遥感影像 水利工程领域 数据处理器 遥感传感器 遥感技术 实时拍摄 无线相连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分析系统,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包括无人机与基座,无人机内设有相连的遥感传感器与信号发射器,基座上设有显示屏,基座内设有相连的信号接收器、数据处理器与中央处理器,其中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射器无线相连,中央处理器与显示屏相连。本系统是利用遥感技术实时拍摄泵站内前池的水流情况,再通过中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即将得到的数据与标准范围对比,并将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前池是泵站建筑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形式关系到水流能否从引水渠平顺扩散到进水池。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前池两侧常存在回流区。前池中常存在大区域的回流,使得水泵的能量和汽蚀性能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水泵汽蚀和振动,危害泵站安全。同时回流的存在使得前池边壁处的水流流速小于泥沙不淤流速,造成回流区明显的泥沙淤积,进一步恶化进水条件。
本发明通过无人机可以实时检测泵站前池的水流状况,并进行分析,保证泵站的顺利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无人机可以实时检测泵站前池的水流状况的基于遥感影像的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分析系统。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分析系统,包括无人机与基座,无人机内设有相连的遥感传感器与信号发射器,基座上设有显示屏,基座内设有相连的信号接收器、数据处理器与中央处理器,其中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射器无线相连,中央处理器与显示屏相连。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上还设有与所述遥感传感器相连的定时器。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上还设有与所述遥感传感器相连的存储器。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的警报器、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平台,平台上设有充电器,所述无人机可停放在平台上。
有益效果是:本系统是利用遥感技术实时拍摄泵站内前池的水流情况,再通过中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即将得到的数据与标准范围对比,并将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此外,计时器可以定时通过遥感传感器拍摄遥感影像,若有出现淤泥等影响水流流动的情况发生,可以及时处理,而不影响泵站的整体运行。平台与充电器可以为无人机停置、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分析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发明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分析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分析系统,包括无人机与基座,无人机内设有相连的遥感传感器与信号发射器,基座上设有显示屏,基座内设有相连的信号接收器、数据处理器与中央处理器,其中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射器无线相连,中央处理器与显示屏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无人机上还设有与所述遥感传感器相连的定时器。所述无人机上还设有与所述遥感传感器相连的存储器。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的警报器、指示灯。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平台,平台上设有充电器,所述无人机可停放在平台上。
无人机在泵站的前池上方及周围巡查,在定时器的作用下,定时通过遥感传感器拍摄摇杆影像,并通过信号发射器发射到基站。遥感传感器拍摄的所有影像图片均存储在存储器内。信号接收器接收到遥感影像后,通过数据处理器进行处理,将多余、无用的图像信息筛去,中央处理器将数据进行对比并显示在显示屏上,将不合格的信息通过警报器或指示灯进行提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5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