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视觉检测设备运行异常的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6157.6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0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余天洪;亢君;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普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G06F12/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视觉检测设备 检测结果 运行异常 自动诊断 自修复 堆栈 待检测物体 修复 串口通讯 发送线程 时序顺序 压入检测 剔除 图片 拍照 相机 通讯 统一 | ||
1.一种基于PLC串口通讯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运行异常的修复方法,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PC端:
对相机获取的待检测物体的每张图片都进行编号处理,编号从0到64循环,开始检测时将编号强制为0,然后每采集一张图,图片编号就加1;编号到64后,下一张图片编号又从0开始,这样周而复始;每张带着编号的图片可以在不同的检测线程中进行检测,当每个检测线程检测完成后,将每张图片的检测结果按照下述规则进行编码:前两位为图片编号,后两位为检测结果:良品为01、不良品为02;将这个编码按照检测完成的先后时序顺序从后端压入检测结果堆栈;
开辟检测结果发送线程:负责定时扫描上述结果堆栈,当扫描结果堆栈中有编码数据时,从堆栈前端将数据取出,当扫描到结果堆栈中没有编码数据时,生成一个新的编码,编码的生成规则为头两位为上次发送的编码数据的图片编号,后两位为64;将取出或新生成的编码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到PLC指定的检测结果储存地址。
2)PLC端
当触发传感器感应到待检物体并传输给PLC的输入端,PLC控制相机拍照,在发出拍照信号的同时,对每一个拍照信号都进行编号处理,拍照编号从0到64循环,当检测软件开始检测时将编号强制为0,然后控制拍照一次,拍照编号就加1;编号到64后,下一张编号又从0开始,这样周而复始;建立一个从0到64的一个拍照信号堆栈,在拍照编号加一的同时,以当前时刻为基准加上一个待检物体从触发传感器运动到剔除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得出剔除位置的时刻码值,将时刻码值以堆栈的形式依次压入剔除时刻堆栈,剔除时刻堆栈的个数为64,当拍照编号加一时,就会压入一个剔除时刻码值,与拍照编号是一一对应的;
开辟编号为0到64的检测结果储存地址,当PLC接收PC端发出的检测结果时,PLC会解析出当前检测结果的编号,然后将此检测结果按照编号存放入与PLC内编号相同的检测结果储存地址;待检测物体伴随着PLC内部时钟运行到气缸剔除位置时,此刻内部时钟与剔除时刻堆栈最下方的剔除时刻码值相比较,如果两个时间相同时,认定待检物体已经移动到了剔除气缸的位置上;PLC将查阅到与这个剔除时刻码值同时进入拍照信号堆栈的编号,根据此编号在检测结果储存地址内寻址,如果读取到检测结果标识其为不良品,随后PLC控制剔除气缸将此不良品进行剔除;
3)PC端与PLC端通讯异常的自动诊断及自修复
PLC读取检测结果存储地址的编码,如果出现结果为00的情况,当做信号异常处理,将此待检物体强制剔除,如果多次读取结果均为00时,认为PC端软件或通讯上已经出现异常情况,PLC会强制重启和重新开始检测,之前通过的待检物体均强制剔除保证出现漏检;
4)PC端与PLC端图片编号不统一的自动诊断及自修复
在出现PC端图片编号和PLC端拍照编号不统一时,PC端检测图片的个数一定和PLC发出的拍照信号数量不相符,导致漏检和误检;为避免上述情况,采用两种PC端和PLC之间编号的校验方法:
条件校验:当触发传感器和剔除气缸之间没有待检物体通过时,此时PLC又收到了上一张图片编号带64的编码数据,PLC以结果编号为基准强制校验PLC内部的拍照信号堆栈,更改PLC当前拍照信号堆栈;
实时校验:当PLC在剔除位置解析结果发现结果编号与拍照信号堆栈序号不同时,会将此检测物体强制剔除,然后强制停止触发相机拍照等待一段时间,之后PC端发出最后一个出堆栈的序号带64校验位的结果,PLC将以这个检测结果堆栈序号为基准,强制校验PLC拍照序号堆栈,使其保持一致,并将在停止拍照的一段时间内通过相机的待检物体全部强制剔除,以防有漏检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普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普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61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