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水性热封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6291.6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谢洋;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聚碳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20;C09J17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 制备 水性热封胶 聚合反应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 壳结构 壳乳液 无异味 引发剂 中和剂 重量份 泡罩 热封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水性热封胶,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通过将其原料聚合反应制备得到,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水性聚氨酯75~100份、丙烯酸酯15~30份、引发剂1~6份、第一中和剂1~6份和水300~470份。本发明的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采用核‑壳乳液聚合反应得到核‑壳结构的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环保、无异味,用于制备药品泡罩用的水性热封胶的热封强度高,不会出现回粘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封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水性热封胶。
背景技术
泡罩包装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从欧洲兴起,我国约在80年代开始引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起先是单色印刷,后来逐步发展到多色及彩色系列印刷。泡罩包装应用非常广泛,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软包装材料,也是食品、保健品、药品等其它领域的主要包装形式。在药品包装中,它是将药品置于经吸塑成型的塑料硬片的凹坑(被称为泡罩或水泡眼)内,再用一张经过凹版印刷并涂有保护剂和粘合剂的铝箔与该塑料硬片粘接热封合而成,从而使药品得到安全保护。
目前,泡罩包装成泡基材所用的材料绝大多数都是聚氯乙烯(PVC)片材;而泡罩包装的覆盖材料基本上都是铝箔,通常称为PTP铝箔。
我国对泡罩包装用铝箔涂层没有确定的标准,但是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标准YBB00152002关于药品包装铝箔的要求,我们总结出铝塑泡罩包装用铝箔涂层的几点主要使用要求:①与PVC或PVDC热合,热合条件为:温度155℃±5℃,压力0.2MPa,时间1s,拉力试验机进行180°角方向剥离,剥离强度不得低于7.0N/15mm(PVC);②取100mm×100mm试样四片,将试样粘合层与保护层叠合,置于一块大小适宜的平板上,依次在试样上放置20mm×20mm的小平板与1.0kg砝码,于40℃烘箱中,保温2h后,取出,观察,涂层面与保护层面不得粘合;③涂布效果好;④易氧化物含量低。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药用PTP包装铝箔VC粘合剂为溶剂型产品,在PTP铝箔与塑料复合包装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药用PTP铝箔VC粘合剂一般属乙烯类树脂系列,使用时需用稀释剂对粘合剂进行稀释,但稀释剂多含有大量的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丙酮等有机溶剂,对环境和人体危害很大,并且需用溶剂清洗生产设备,再次对环境和人体形成危害,增加成本。此外,近年来有机溶剂价格大幅飙升,导致这类热封胶生产成本急剧上升,进一步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PTP包装用热封胶的水性化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水性VC粘合剂都是用的水性阴离子聚氨酯树脂或者和水性丙烯酸树脂复配使用。但是存在以下缺点:
1.热封强度不够;
2.收卷后回粘;
3.易氧化物超标;
4.基本都是进口树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水性热封胶,更好的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发明的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采用核-壳乳液聚合反应得到核-壳结构的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环保、无异味,用于制备药品泡罩用的水性热封胶的热封强度高,不会出现回粘现象。
一种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通过将其原料聚合反应制备得到,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水性聚氨酯75~100份、丙烯酸酯15~30份、引发剂1~6份、第一中和剂1~6份和水300~470份。
进一步地,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甲基丙烯酸甲酯10~15份、丙烯酸丁酯1~5份、丙烯酸羟乙酯1~5份、丙烯酸1~5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和剂为2-氨基-2-甲基-1-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聚碳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聚碳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62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BS塑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亲水性水凝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