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中药组合物、丸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7038.2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9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昌;张鑫杰;罗丹;刘文丽;代威;刘红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K9/20;A61P31/06;A61P19/08;A61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肖丽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关节 结核 中药 组合 丸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中药组合物、丸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土贝母340~360份、川芎140~160份、龙眼核140~160份、土茯苓290~310份、川贝母40~60份。本发明的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化痰散结、活血止痛、温经通络、利水消肿之功效,对于因寒痰凝聚于骨与关节所致的化脓性疾病即骨痨疗效显著,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复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中药组合物、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与关节结核是发于骨与关节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疾病,起病缓慢,酿脓亦迟,常在病变关节附近形成脓肿,溃后易成瘘管,长年不愈。本病属于中医的“骨痨”、“关节流注”等病范畴。其治疗方法宜温通经脉,化痰散结。骨痨丸有活血通络,化痰散结之功,对于因流痰凝聚于骨与关节所致的化脓性疾病,即骨痨痰瘀互结证有较好的作用。骨痨痰瘀互结证表现为:肢体关节隐痛或刺痛、僵硬,痛处固定,有痰核,关节肿胀,屈伸不利,动则疼痛加剧,肌肤紫暗,有硬结。或有患处破溃,脓水稀薄,夹有败絮状物,不易收口,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由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缠绵,患处溃破后不易收口,常损伤筋骨,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而,给病人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目前西药治疗本病常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或用抗结核药物进行关节腔冲洗。但抗结核药物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神经系统反应、内分泌失调等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中药组合物、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土贝母340~360份、川芎140~160份、龙眼核140~160份、土茯苓290~310份、川贝母40~60份。
在上述的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土贝母为345~355份。
在上述的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川芎为145~155份;所述龙眼核为145~155份。
在上述的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土茯苓为295~305份;所述川贝母为45~55份。
在上述的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土贝母为350份;所述川芎为150份;所述龙眼核为150份;所述土茯苓为300份;所述川贝母为50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丸剂,所述丸剂包括上述的中药组合物。
在上述的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丸剂中,每100份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还加入有1~3份淀粉以及0.155~0.165份微晶纤维素。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丸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丸剂包括上述的中药组合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粉碎后混匀得到粉料。
在上述的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丸剂的制备方法中,将100份所述粉料、1~3份淀粉、0.155~0.165份微晶纤维素以及6~8份纯水混合搅拌后制成湿丸。
在上述的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丸剂的制备方法中,将所述湿丸干燥至水分5%(重量)以下以获得素丸,并将所述素丸用活性炭包炭衣并用滑石粉打光,其中,每100份素丸使用0.45-0.55份活性炭以及0.45-0.55份滑石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未经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