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横纹肌肉瘤的瘤内注射液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7399.7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姚静;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欣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192;A61K31/13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横纹肌 肉瘤 注射液 | ||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横纹肌肉瘤的瘤内注射液。所述瘤内注射液由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丹参素和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制成;所述瘤内注射液中丹参素和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1~21重量份、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2~5重量份。其中药用辅料优选为由甘露醇、醋酸钠和注射用水组成。组方中丹参素具有一定的抗横纹肌肉瘤作用,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对横纹肌肉瘤细胞株及动物模型未见抗肿瘤作用,但细胞及动物实验显示,其对丹参素的抗横纹肌肉瘤作用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所述瘤内注射液在瘤内注射时安全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横纹肌肉瘤的瘤内注射液。
背景技术
横纹肌肉瘤 (rhabdomyosarcoma)是起源于横纹肌细胞或向横纹肌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常发于儿童,约占15 岁以下儿童软组织肉瘤的50%,占儿童所有恶性肿瘤的4%~8%(李栋梁,刘春霞,邹泓,李锋. 横纹肌肉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27( 2):181-185.)。成年人发病率较低,男性发病率较高,是软组织肉瘤中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血道转移。
目前关于横纹肌肉瘤的研究比较少,其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不清楚。研究报道,横纹肌肉瘤细胞存在IGF2 转录活性的增加的现象,说明IGF2可能与横纹肌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也有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受体4( chemokine CXC motif receptor 4,CXCR4)在某些横纹肌肉瘤细胞中表达,可能与横纹肌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横纹肌肉瘤属于硬性瘤,放射治疗杀伤作用有限,药物很难发挥作用,目前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诸多癌症治疗药物中,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顺铂、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更生霉素已发现对横纹肌肉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丹参素,英文名Salvianic aid A,也称为丹参酸A,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其易溶于水,溶解度大于19mg/ml,文献报道丹参素对胃癌具有抑制作用,终浓度为80μg/ml时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与阿克拉霉素A相同(眭建,林枫. 丹参素对胃腺癌NGCC细胞株的作用.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 (4) :384-385)。目前文献中尚没有关于丹参素对横纹肌肉瘤的相关报道。
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其易溶于水,溶解度可达50mmol/L,约为18.78 mg/ml。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属于5-HT2A受体激动剂。截至目前,文献中尚没有关于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抗肿瘤活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横纹肌肉瘤的瘤内注射液。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横纹肌肉瘤的瘤内注射液,含有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和丹参素。
优选的,所述瘤内注射液由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丹参素和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制成;所述瘤内注射液中丹参素和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1~21重量份、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2~5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瘤内注射液中丹参素和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2重量份、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5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瘤内注射液中丹参素和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5重量份、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4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欣,未经张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