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人血清样品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的释放剂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67586.5 申请日: 2017-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8089015B 公开(公告)日: 2020-07-24
发明(设计)人: 任永茂;靳增明;王建霞;付光宇;吴学炜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82 分类号: G01N33/82;G01N33/96;G01N33/543;G01N33/535
代理公司: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代理人: 王霞
地址: 450016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检测 血清 样品 25 羟基 维生素 含量 释放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人血清样品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的释放剂,其组分中含有质量体积比0.05%~0.3%的十二烷基磺酸钠,1%~20%的二甲基亚砜和1%~10%的乙醇;配制时,首先称取十二烷基磺酸钠,将其溶解于少量的0.05M Tris‑NaCl缓冲液中后,加入二甲基亚砜和乙醇,并用0.05M Tris‑NaCl缓冲液定容,用浓盐酸调整pH值至7.0,得到释放剂成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配制方法简单,所用组分对环境和生物体危害较小;检测时可使25羟基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从结合蛋白上有效释放,使之被充分检测;无需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可与其他试剂同时加入,便于进行自动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定量检测人血清样品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的释放剂,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释放剂检测人血清样品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有两个主要类型: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甾醇),它们的结构很相似,只是侧链有差别。人体内的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成维生素D3,此外还包括从鱼、肉等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D3和膳食补充剂中的维生素D2。无论哪种形式的维生素D,在血液中均与结合蛋白结合后运输至肝脏,在肝脏中被转换成为25(OH)VD,而后在肾脏中被转化为1,25-(OH)2VD,这是维生素D发挥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但人体内循环中的1,25-(OH)2VD含量极少,半衰期仅有4h。而循环中的25(OH)VD含量是1,25-(OH)2VD的1000倍,是维生素D在循环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半衰期3周,能够反映人体维生素D的真实水平,是反映个体维生素D状态的最佳指标。

在人血清中,几乎所有的25羟基维生素D都与结合蛋白结合,其中约88%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结合,约12%与白蛋白结合。结合蛋白在血清中的浓度约为250-400mg/L,且结合蛋白与25羟基维生素D的结合常数高达Ka=6×10 5 M-1

只有将25羟基维生素D从结合蛋白上有效释放,才能准确测量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 的浓度。

目前将25羟基维生素D从结合蛋白上释放的方法有多种,PCT国际申请WO99/67211中使用的方法是通过乙醇沉淀蛋白,除去沉淀,回收含有待测25羟基维生素D的上清液进行检测,但是该方法不能通过自动化完成,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美国专利US7482162提出了使用ANS从结合蛋白上竞争取代25羟基维生素D的方法,申请人通过验证发现该方法并不能将待测物质从其结合蛋白上解离。PCT国际申请WO2008/092917A1发表了使用蛋白水解消化的方法将25羟基维生素D从其结合蛋白上解离,但是该方法操作繁琐且耗时较长。其他诸如WO2003/023391公开了利用通过羟基化芳香族羧酸的取代来直接测量25羟基维生素D的方法;EP2007/140962中提出了使用pH3.8 至4.8 的一种或者多种两性试剂和5-30%DMSO、液体有机酰胺和可选地0.5-5% 的短链醇从维生素D结合蛋白上释放25羟基维生素D,该专利中使用的两性化合物是有毒性的危险物质。WO2012/091569提出了使用全氟烷基酸或其盐从维生素D结合蛋白中释放25羟基维生素D,其中全氟烷基酸类物质可能会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检测人血清样品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的释放剂,该释放剂易于实施,且组分中不含对环境和生物体危害成分,保证了对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 浓度的精确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检测人血清样品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的释放剂,其组分中含有质量体积比0.05%~0.3%的十二烷基磺酸钠,1%~20%的二甲基亚砜和1%~10%的乙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