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窝槽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7757.4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0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金鑫福;黄德敏;韩伦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工作段 找正 球窝槽 球头 球窝 自带 加工 电火花加工设备 球心 电火花机床 轴对称结构 常规电极 电极加工 电极末端 电极夹 对称轴 弧形面 延长线 轴对称 球体 装配 对称 同心 改造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窝槽的加工方法,电极包括位于电极末端且与电火花机床相连的电极夹持段,以及用于球窝加工的电极工作段,电极工作段的前端为用于找正球窝中心的球头;所述电极工作段为轴对称结构,包括一对关于对称轴对称的弧形面;所述球头的球心位于电极工作段弧形面的对称轴延长线上。本发明通过对常规电极进行改造,使电火花加工设备具有找正功能,保证电极加工出来的槽与球体同心,从而满足装配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零件在电火花加工中快速确定零件与电极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及电极结构,电极结构能够克服常规加工中无法快速找正零件位置的弊端。
背景技术
在航空工业,很多结构都牵涉到球头连接方式,其牵涉的零件有主体的球窝及安装于其内的球体,而球体要进入主体球窝需要在球窝端面加工一个槽以保证球体能装入球窝内。该槽的结构采用的加工方法为使用电极进行电火花加工,但使用该方法加工时找正球窝的中心是一个难题,如果加工出来的槽与球窝的中心存在偏差则球体无法装入,常规的电极结构无法保证加工出来的槽与球窝同心,存在球体无法装入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球窝槽的加工方法,通过对常规电极进行改造,使电火花加工设备具有找正功能,保证电极加工出来的槽与球体同心,从而满足装配要求,进一步,可将本方法及电极结构推广至所有带球窝结构零件的球窝加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带找正功能的电极,包括位于电极末端且与电火花机床相连的电极夹持段,以及用于球窝加工的电极工作段,电极工作段的前端为用于找正球窝中心的球头;
所述电极工作段为轴对称结构,包括一对关于对称轴对称的弧形面;
所述球头的球心位于电极工作段弧形面的对称轴延长线上。
所述球头外径小于球窝内径。
所述球头通过一圆柱段与电极工作段相连。
所述电极工作段呈阶梯状。
一种采用上述电极的球窝槽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零件装夹在机床上并固定;
步骤二,将电极末端的电极夹持段装夹在机床上;
步骤三,利用电极前端的找正球头,通过多点碰触球窝,获得多点坐标值,利用设备自动计算功能计算出球窝中心坐标;
步骤四,固定球窝中心坐标,确定电极工作段的正确位置;
步骤五,编制加工球窝程序,按程序对球窝槽进行加工。
本发明是通过在常规电极的前端加工一个与电极工作段型面同心的找正头来实现的。其实现方法为:设计的电极结构,前端为找正头,中间部分为电极的工作型面,后端为电极安装于机床上的夹持段。将电极安装于机床上后,利用前端的找正头将球窝的中心找正,按此坐标对零件进行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表现为:
1)本发明的电极解决了常规电极无法找正球窝中心的问题,避免加工出来的槽与球窝的中心位置产生偏差,影响球体的装配;
2)本发明的电极后使得球窝的中心找正变得快速准确,保证了球窝与加工槽之间的位置准确,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需要加工的调节片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具有找正功能的电极结构图。
图4是电极加工示意图;
图5是某型号调节片球窝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W-W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值控制装置
- 下一篇:内孔微槽的放电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