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传动式摩擦耗能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7903.3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6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何芝仙;李修干;沈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传动 摩擦 耗能 减震器 | ||
本发明适用于抗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机械传动式摩擦耗能减震器,包括:机架,包括:平行设置两盖板;设于两盖板间的两导向套,两导向套分别固定于盖板的两端;与一导向套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杆;与另一导向套滑动连接的驱动连杆;一端与驱动连杆靠近第一导向套一端固定连接的传动连杆;摩擦耗能减震机构,包括:与传动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转动件;平行设于转动件两侧的两固定圆盘,一固定圆盘与第一盖板固定连接,转动件与另一固定圆盘固定连接;设于转动件与两固定圆盘之间的摩擦片,摩擦片均固定于转动件上,且分别与两固定圆盘相接触。通过将建筑结构上的微小位移非线性放大,再传递到摩擦耗能的部位,增大能量消耗,提高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震抗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机械传动式摩擦耗能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结构多种多样,人口密集区域往往高层建筑较多,而我国地震高发地带又很普遍存在。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和建造时一定要考虑减震抗震的问题。在建筑结构中安装耗能减震器是结构减震抗震的一个十分有效手段。其工作原理是在结构上选择一些特定的位置安装耗能减震器,利用结构在地震或强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上两点之间产生的相对位移,驱动耗能减震器消耗结构震动所产生的能量,达到减震和吸振的目的。此法可有效地保护建筑结构,减小建筑由地震或强风作用引起的破坏,提高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性。
一般而言,对于摩擦耗能减震器,其消耗的能量与减震器工作时发生的位移有关,位移越大减震器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实际工程中,建筑结构多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同一楼层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一般比较小,一般不超过50毫米,特别是在结构没有破坏之前,结构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就更小了,只有结构在破坏之前,才可能产生较大的位移,而此时结构即将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传动式摩擦耗能减震器,旨在将建筑结构上两点微小的位移非线性放大,再传递到摩擦耗能的部位,从而增大了能量的消耗,提高减震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械传动式摩擦耗能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
机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设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分别固定于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的两端;贯穿第一导向套,且与第一导向套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杆;贯穿第二导向套,且与第二导向套滑动连接的驱动连杆;
传动机构,为一端与驱动连杆靠近第一导向套一端固定连接的传动连杆;
摩擦耗能减震机构,包括:
与传动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转动件;
平行设于转动件两侧的第一固定圆盘和第二固定圆盘,第一固定圆盘与第一盖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圆盘通过连接螺栓与第一固定圆盘固定连接;
设于转动件与第一固定圆盘之间及转动件与第二固定圆盘之间的摩擦片,摩擦片均固定于转动件上,且分别与第一固定圆盘及第二固定圆盘相接触。
进一步的,转动件为两转动扇形盘,传动机构为两传动连杆,两转动扇形盘所在平面与第一固定圆盘平行,两转动扇形盘与第一固定圆盘之间分别设有两摩擦片、两转动扇形盘与第二固定圆盘之间分别设有两摩擦片,两转动扇形盘的圆心通过两传动连杆与驱动连杆连接;
进一步的,摩擦片为与转动扇形盘的圆弧相适配的圆弧形摩擦片,圆弧形摩擦片的外圆弧与第一固定圆盘及第二固定圆盘的圆周相适配;
进一步的,两转动扇形盘关于两圆心所在直线的中垂线对称分布,所述两圆心为转动扇形盘的转动中心。
进一步的,两传动连杆关于驱动连杆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固定连杆的中心线、驱动连杆的中心线及转动扇形盘两圆心所在直线的中垂线均在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耗能阻尼器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结构混凝土塔和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