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0014.2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2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艾亮;曹文;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制备 石墨烯复合物 单质硅 硅材料 石墨烯复合材料 纳米微球表面 镁热还原法 喷雾热解法 循环稳定性 导电性 包覆石墨 倍率性能 体积膨胀 比容量 充放电 还原 缓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喷雾热解法在SiO2纳米微球表面包覆石墨烯,制得SiO2/石墨烯复合物;利用镁热还原法将制得的SiO2/石墨烯复合物中的部分SiO2还原为单质硅,得到SiO2/Si/石墨烯复合材料,从而提升硅材料的导电性,同时缓解硅材料在充放电时的体积膨胀,并充分利用单质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比容量高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质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Si)具有超高的锂论比容量(3580mAh/g)、良好电子通道、较小应变及促使SEI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稳定生长的环境等优点。基于上述优点,该材料有望取代石墨而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但是硅颗粒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硅颗粒在脱嵌锂时伴随着的体积膨胀和收缩而导致的颗粒粉化、脱落以及电化学性能失效;硅颗粒表面固体电解质层(SEI)的持续生长对电解液以及来自正极的锂源的不可逆消耗等。
因此,Si颗粒在脱嵌锂时的体积膨胀与收缩、以及表面形成的大量SEI膜会影响电化学性能,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Si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脱嵌锂所产生的体积膨胀与收缩、以及表面形成大量SEI膜,进而影响电化学性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喷雾热解法在SiO2纳米微球表面包覆石墨烯,制得SiO2/石墨烯复合物;
利用镁热还原法将制得的SiO2/石墨烯复合物中的部分SiO2还原为单质硅,得到SiO2/Si/石墨烯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采用喷雾热解法在SiO2纳米微球表面包覆石墨烯,制得SiO2/石墨烯复合物的步骤包括:
使用超声波均化器将SiO2纳米微球分散在氧化石墨、蔗糖、尿素、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盐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之中10~30分钟;
将分散好的SiO2纳米微球材料在20~200℃下剧烈搅拌1~48h,形成混合物;
将混合物置于超声喷雾器中,通入氮气、氩气、氦气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气体流速为0.1~100L/s下,形成雾化液滴,将形成的雾化液滴导入管式炉中,升温至500~1500℃,反应1~2h,制得SiO2/石墨烯复合物。
进一步地,SiO2纳米微球的尺寸为1~20nm。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镁热还原法将制得的所述SiO2/石墨烯复合物中的部分SiO2还原为单质硅,得到SiO2/Si/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步骤包括:
将制得的SiO2/石墨烯复合物与镁粉按照5:1~1:5的比例均匀混合;
将混合镁粉后的SiO2/石墨烯复合物置于氩气下,并在500~1000℃高温中反应1~10h;再用稀盐酸清洗、过滤和干燥,得到SiO2/Si/石墨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0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