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响应的点到点S形速度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0775.8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7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先强;周俊华;金东;杨帆;何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6 | 分类号: | G05B19/4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邢若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响应 到点 速度 规划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响应的点到点S形速度规划方法,包括:S1:当用户参数调整发生在停止或匀速段时,S1.1:则通过迭代计算出各阶段需要的时间,并使其总和最小,并转步骤S3;S2:当用户参数调整发生非匀速段时:则进行如下步骤:S2.1:备份当前速度曲线,然后依次进行如下两种试探:S2.2:利用修改后的用户参数反向虚拟出一段反向虚拟速度曲线:S2.3:正向虚拟出一段正向虚拟速度曲线:S2.4:若以上试探皆失败,则恢复备份,等待下次有参数变更时再试探,重新进入步骤S2.1;S3:按规划好的速度曲线,输出脉冲值。本发明的方法,整体的运动冲击较小,振动较小,整体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响应的点到点S形速度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开放式的数控系统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数控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加减速控制技术的研究上更当前的一个重点。数控机床的进精度、生产率以及工件表面粗糙度有着密切关系,数控机床的进给速度应该稳定、停止的位置准确。因此数控机床系统必须具有加减速控制功能。
现在较为流行的加减速控制是S型加减速控制,相比直线型加减速和指数型加减速控制,S型加减速控制有速度曲线光滑、均匀、运动平稳、无冲击等优势。S型加减速控制能较好的实现机床各轴的平滑启停和速度切换,可做到无加速的突变,能够较好的减少机床的运动冲击和震荡,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特别适用于高速高精加工。
一个完整的S型加减速曲线要包括7个速度曲线段,即加加速段、匀加速段、减加速段、匀速度段、加减速段、匀减速段和减减速度段。当前已经有很多的S形速度规划算法,这在众多企业的不同类型产品上已得到印证。
但在手动控制时,比如手动连续、手轮、机械臂以及探针探测时,由于用户会随时变更目标点的位置,或者最大速度等运动限定参数,但传统的S形速度规划算法,并不具备快速响应能力。
当前,不少数控系统,在实时性要求更高的手动运动中,只好以比较低级的梯形速度曲线进行规划,导致运动冲击大,振动剧烈,定位精度差;最后不得不下调参数,反过来影响效率。或者即便采用S形速度曲线算法,也只允许中途调整终点位置及最大速度。
难点及关键点在于:当起止加速度为零时,可以通过迭代计算出各阶段需要的时间,并使其总和最小;但若当前状态在非匀速状态时,如何快速响应用户参数的变更,且使速度曲线仍然保持平滑。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响应的点到点S形速度规划方法,应用于数控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S1:当用户参数调整发生在停止或匀速段时,S1.1:则通过迭代计算出各阶段需要的时间,并使其总和最小,并转步骤S3;
S2:当用户参数调整发生非匀速段时:则进行进行如下步骤:
S2.1:备份当前速度曲线,然后依次进行如下两种试探:
S2.2:利用修改后的用户参数反向虚拟出一段反向虚拟速度曲线:
S2.2.1:使起点加速度、加加速为0,终点运动参数为当前的(vt,at,jt),限定参数则采用新的限定参数;
S2.2.2:将剩余位移量与该段反向虚拟速度曲线的位移量相加,以该段反向虚拟速度曲线的起始速度为起始速度,规划出新的速度曲线;
S2.2.3:判断所述反向虚拟速度曲线正好重叠于新规划出的新的速度曲线上,是则试探成功,将新的速度曲线剩余部分保存,准备输出并进入步骤S3;否则转下一类试探;
S2.3:利用修改后的用户参数正向虚拟出一段正向虚拟速度曲线:
S2.3.1:加加速采用新的最大值,但符号与当前加速度相反,使加速度迅速降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07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