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泥间接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0804.0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0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刘清平;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清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3/06;F26B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接 干燥 系统 | ||
1.一种煤泥间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混料机、进料机、干燥机和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混料机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混料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进料机与所述干燥机的入料端连接,所述干燥机的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输送机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混料机的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干燥后的煤泥;所述混料机用于对所述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提供的煤泥进行混合,并通过所述进料机将煤泥输送给所述干燥机;所述干燥机可使煤泥缓慢翻转,同时利用蒸汽间接对所述煤泥进行加热干燥;
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干燥机中所述煤泥加热干燥后产生的蒸发湿气从其蒸发湿气输出端输送给所述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对所述蒸发湿气除尘后排出;所述干燥机中蒸汽间接加热干燥所述煤泥所形成的冷凝水从其冷凝水输出端排出;
所述干燥机为蒸汽间接加热列管式干燥机,所述干燥机中列管在干燥机密闭壳体内呈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分布,并且在靠近出料端的列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翅片;
还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湿度传感器、三通阀、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计时器和升降机构,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干燥机的出料端,所述干燥机的蒸发湿气输出端与所述三通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输出端连接除尘装置的输入端,所述三通阀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冷凝管连接所述混料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干燥机的入料端,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干燥机的出料端;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干燥机滚筒入料端侧的底部;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混料机、进料机、干燥机和第二输送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间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干燥时长要求指令和湿度要求指令后,控制所述第一输送机、混料机、进料机和第二输送机启动,所述第一输送机依次通过所述混料机、进料机将单位量煤泥输送给所述干燥机;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煤泥输送到所述干燥机的入料端时,向所述计时器发送对应信号,所述计时器开始计时;在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煤泥从所述干燥机的出料端输出时,向所述计时器发送对应信号,所述计时器停止计时,将计时值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计时值、单位要求时长和修正系数对所述升降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所述干燥机滚筒的倾斜角进行调节,使煤泥沿滚筒轴向移动的速度发生变化,直至所述计时值等于所述单位要求时长除以修正系数,其中所述单位要求时长为单位量的煤泥通过所述干燥机所要求的时长,所述修正系数为大于0且小于1的数值,并且每次从所述干燥机的出料端输出的所有煤泥都被所述第二输送机传输回所述混料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泥间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时值等于所述单位要求时长除以修正系数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三通阀第一输出端关闭和第二输出端导通,所述干燥机启动,对输入至其内的煤泥进行干燥,所述煤泥在被输送至所述干燥机的出料端时,所述湿度传感器对所述煤泥的湿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湿度值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湿度值和要求湿度,对所述干燥机滚筒转速进行调节,直至所述湿度值等于要求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泥间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混料机之间的冷凝管上还设置有气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泥间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湿度值等于要求湿度时,所述第二输送机在接收到从干燥机出料端输出的煤泥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输送机将预设量的煤泥从其第一输出端传输回所述混料机,剩余煤泥从其第二输出端输出;
所述控制器还控制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输出导通和第二输出端关闭,以开始正常的连续干燥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清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大清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08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