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池塘养殖禾虫的集中收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1300.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4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崔阔鹏;陈立明;黄啓;石小坤;苏跃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40 | 分类号: | A01K61/40;A01K80/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塘养殖 集中收集 池塘底泥 技术难题 排水流速 收集效率 养殖池塘 收获 分装 成熟 浸泡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池塘养殖禾虫的集中收集方法,通过提前露干池塘底泥、集中收获当天浸泡、控制排水流速、及时转移分装的步骤,解决了禾虫分批成熟,不能集中收获的技术难题。本发明能够促使禾虫的大规模集中成熟,提高禾虫收集效率,保证禾虫收集质量,提高禾虫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水产品的人工收集,尤其是一种池塘养殖禾虫的集中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禾虫,学名疣吻沙蚕(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us),在系统分类上属于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沙蚕科、疣吻沙蚕属。禾虫属于河口区品种,与传统的海水区沙蚕品种不同,禾虫幼体可以在淡水中生长。由于禾虫生活周期的一段时间生活于水稻田里,人们误认为此虫以禾苗为食物,故名禾虫。禾虫又被称为水中的“冬虫夏草”,在珠江三角洲一向被视作盘中佳肴,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利水消肿的药用功效。《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历来盛产禾虫,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次可捕捞数百斤禾虫。近年来因水生环境质量变差、养殖农药污染、人工大量挖捕等,禾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自然种群资源衰退。尽管目前有关部门加强其自然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野生禾虫产量有所回升;但因为需求量大,开始出现利用池塘进行集约化养殖禾虫。
因为禾虫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四月、八月、九月、十月的大潮期附近的几天,禾虫进行群浮交配繁殖时才能收集;这时期禾虫对外界环境敏感,处理不当容易发生虫体破裂影响收集效果,另外禾虫浮出水面时多在凌晨,持续几天,但是每天浮出量不同,传统收集方法要每天收集,劳动量大,效率低。因此急需一种适于池塘养殖禾虫的集中收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禾虫收集效率、减少工作量,提高虫体收集质量的池塘养殖禾虫的集中收集方法。
为达到上述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池塘养殖禾虫的集中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露干池塘底泥
分别以每年农历的三月、四月、八月、九月或十月的初一或十五这两天为时间节点,并在初一或十五的前2~3天,将禾虫养殖池塘水排净,露干底泥至初一或十五;
2)、池塘底泥浸泡
露干2~3天后,禾虫养殖池塘白天进水至底泥表面以上30~50cm,浸泡至夜间退潮时间;
3)、排水收集
在池塘排水闸口安装80目的筛绢网笼,筛绢网笼的长度15~20m,尾端逐步收拢扎紧;
4)、转移分装
根据退潮时间,控制池塘排水速度在小于2m/s的范围内,让禾虫随着水流集中进入收集筛绢网龙,根据收获禾虫的数量每收集5~10Kg禾虫将其从筛绢网龙取出;
5)、存储转运
将取出的禾虫按5kg为一组装入准备好的泡沫箱中,泡沫箱底面积不小于0.15m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露干刺激,将自然条件下分几天成熟的禾虫的成熟时间集中到1天,便于池塘养殖禾虫的集中收集,提高了禾虫的收集效率,通过排水流速控制和及时将收集的禾虫转移,保证禾虫在收集过程中不出现虫体破裂的现象,保证禾虫的收集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未经珠海市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1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菲牛蛭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田螺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