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煤工作面防护网的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1501.0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1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岳;侯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9/02 | 分类号: | E21D19/02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支架伸缩梁 防护网 采煤工作面 回柱器 金属网 棚梁 铁丝 移架 人行道 煤矿开采 铺设 固定钢丝绳 连接牢固 手拉葫芦 支架顶梁 支架连接 绷直 风巷 拉紧 绳卡 在机 支架 戗柱 收缩 超前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防护网的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支架伸缩梁前端拉一根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分别固定在机巷人行道下帮、风巷人行道上帮超前棚棚梁上;钢丝绳采用手拉葫芦拉紧绷直,固定钢丝绳的棚梁用两根单体打上戗柱;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采用绳卡固定;2)将钢丝绳与防护网连接牢固,等距离支架数间隔从支架伸缩梁中间的空隙穿两股铁丝,铁丝一端固定在钢丝绳上,另一端通过回柱器与支架连接;3)工作面推进,收缩回柱器,将钢丝绳和金属网依次拉到支架伸缩梁上,整体移架,移架后,钢丝绳与金属网直接连接到支架顶梁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煤工作面防护网的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开采过程中,有些矿井的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走向短,采煤工作面防护网安装收放频繁,现有技术是采用随工作面推进,频繁采用人工收、铺设防护网,这种工作方式,人工直接进入煤壁降架上网,支架大落大降,操作者直接进入煤壁,铺设的效率低,存在很大风险,甚至可能导致采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煤矿开采安全的采煤工作面防护网的铺设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采煤工作面防护网的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支架伸缩梁前端拉一根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分别固定在机巷人行道下帮、风巷人行道上帮超前棚棚梁上;钢丝绳采用手拉葫芦拉紧绷直,固定钢丝绳的棚梁用两根单体打上戗柱;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采用绳卡固定;
2)将钢丝绳与防护网连接牢固,等距离支架数间隔从支架伸缩梁中间的空隙穿两股铁丝,铁丝一端固定在钢丝绳上,另一端通过回柱器与支架连接;
3)工作面推进,收缩回柱器,将钢丝绳和金属网依次拉到支架伸缩梁上,整体移架,移架后,钢丝绳与金属网直接连接到支架顶梁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煤工作面防护网的铺设方法,步骤2)中等距离支架数为10架。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矿井的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将钢丝绳在支架伸缩梁前端拉好,固定结实,固定钢丝绳的棚梁用两根支护单体打上戗柱,防止拉倒端头支架,将钢丝绳与防护网连接牢固,间隔10支架从支架伸缩梁中间的空隙穿两股铁丝,方便移架时通过拉动铁丝将防护网整齐的收好,方便下一个工作面的铺设;整体移动,远距离拉动铁丝展开防护网然后固定,避免操作者进入煤壁带来的安全隐患;克服了现有技术支架大落大降,操作者近距离进入未采取防护的采煤工作面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的缺陷,保证了煤矿开采的安全;这种整体移动,大大提高了铺设的效率。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本发明一种采煤工作面防护网的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支架伸缩梁前端拉一根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分别固定在机巷人行道下帮、风巷人行道上帮超前棚棚梁上;钢丝绳采用手拉葫芦拉紧绷直,固定钢丝绳的棚梁用两根单体打上戗柱;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采用绳卡固定;
2)将钢丝绳与防护网连接牢固,等距离支架数间隔从支架伸缩梁中间的空隙穿两股铁丝,铁丝一端固定在钢丝绳上,另一端通过回柱器与支架连接;
3)工作面推进,收缩回柱器,将钢丝绳和金属网依次拉到支架伸缩梁上,整体移架,移架后,钢丝绳与金属网直接连接到支架顶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1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