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宿舍用吸顶电风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1783.4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李旋;涂德江;盛周旋;高金锋;陈纂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54;F04D29/00;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宿舍 用吸顶 电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尤其涉及一种宿舍用吸顶电风扇。
背景技术
电风扇简称电扇,也称为风扇、扇风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用于家庭、教室,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主要种类有:吊扇、台扇、落地扇、壁扇、吸顶扇、换气扇、转页扇、空调扇(即冷风扇)等。
现有的装在宿舍的吸顶风扇产生的风往往吹不到上铺,在上铺睡觉的人几乎感觉不到风,现有吸顶风扇主体会周期性的旋转,隔很久才能吹到一次风,而且风会不可避免的会吹向不需要的地方,风能的利用率不高,且风扇主体的旋转也需要电能,造成了电能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宿舍用吸顶电风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宿舍用吸顶电风扇,包括伞状骨、活动杆、导气罩、连接杆、扇叶、透气网罩、主体、电机、底座、螺丝、固定圈、压紧螺母、长轴承、滑动套、电机轴,所述主体顶端与底座一体连接,所述底座为圆柱形,且底座边缘均匀分布有四螺孔,所述主体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主体左右两侧均与两连接杆连接,所述主体最下端安装有透气网罩,所述透气网罩外边缘与导气罩一体连接,所述导气罩外边缘上侧与连接杆连接,所述导气罩外边缘下侧与活动杆顶端铰接,所述活动杆下端与伞状骨一端铰接,所述伞状骨另一端与滑动套铰接,所述滑动套套在长轴承上,所述长轴承安装于电机轴下端,所述电机轴中部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下方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下方设有压紧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伞状骨的数量为12-14根,均匀分布在主体两侧,且伞状骨之间连接有柔性塑料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气罩前后两侧均设有密封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动套侧面设有紧固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宿舍用吸顶电风扇,使用了导气罩的设计,能引导风扇产生的风从两侧吹出,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本一种宿舍用吸顶电风扇电机的动力主要用来带动扇叶旋转,减少了电能的浪费,且该新型一种宿舍用吸顶电风扇的吹风角度可调节,能够很好的解决宿舍上铺吹不到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半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图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主视图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伞状骨,2、活动杆,3、导气罩,4、连接杆,5、扇叶,6、透气网罩,7、主体,8、电机,9、底座,10、螺丝,11、固定圈,12、压紧螺母,13、长轴承,14、滑动套,15、电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宿舍用吸顶电风扇,包括伞状骨1、活动杆2、导气罩3、连接杆4、扇叶5、透气网罩6、主体7、电机8、底座9、螺丝10、固定圈11、压紧螺母12、长轴承13、滑动套14、电机轴15,所述主体7顶端与底座9一体连接,所述底座9为圆柱形,且底座9边缘均匀分布有四螺孔,所述主体7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8,所述主体7左右两侧均与两连接杆4连接,所述主体7最下端安装有透气网罩6,所述透气网罩6外边缘与导气罩3一体连接,所述导气罩3外边缘上侧与连接杆4连接,所述导气罩3外边缘下侧与活动杆2顶端铰接,所述活动杆2下端与伞状骨1一端铰接,所述伞状骨1另一端与滑动套14铰接,所述滑动套14、伞状骨1、活动杆2及导气罩3四者形成了四杆机构,通过滑动套14的上下移动,便可调节伞状骨1的角度,所述滑动套14套在长轴承13上,所述长轴承13安装于电机轴15下端,所述电机轴15中部设有固定圈11,所述固定圈11下方安装有扇叶5,所述扇叶5下方设有压紧螺母12,通过压紧螺母12,可将扇叶5固定在电机轴15上,所述伞状骨1的数量为12-14根,均匀分布在主体7两侧,且伞状骨1之间连接有柔性塑料薄膜,柔性塑料薄膜与伞状骨1用于引导气流的方向,所述的导气罩3前后两侧均设有密封板,风扇产生的风,会垂直往下吹,通过伞状骨1与导气罩3和密封板的引导,风便会从两侧吹出,所述的滑动套14侧面设有紧固螺钉,通过调节滑动套14的高度,便可调节伞状骨1的角度,进而调节吹出风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1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