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组分复合纤维的纺丝组件及复合纤维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2306.X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焦红娟;李睿;杨春喜;高扬;刘建兵;张莹;曹占里;杨德林;赵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纺优丝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30 | 分类号: | D01D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1000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复合 纤维 纺丝 组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组分复合纤维的纺丝组件及复合纤维制备方法,纺丝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导流板、稳流板和喷丝板,相邻各板之间密封连接,稳流板上至少设有第一进料区、第二进料区和第三进料区,各进料区中分别包括相连通的稳流腔室和稳流通道,稳流腔室与导流板中的相应区域连通,稳流通道与喷丝板中的相应区域连通;至少一个进料区的稳流腔室的底壁和/或侧壁向内凸出形成稳压结构,纺丝熔体在稳流腔室内经稳压结构稳流后进入喷丝板喷出。本发明的纺丝组件能够保证熔体向下输送时无死点,熔体混合均匀,在进入喷丝板时各组分熔体压力稳定,形成稳定的多组分初生丝;制备方法只需要一次熔融纺丝即可得到多功能复合纤维,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纤维制造领域,具体地说,一种多组分复合纤维的纺丝组件及复合纤维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功能性纺织品是21世纪纺织品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日本在过去20多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日本已开发上市的与健康、安全、舒适性有关的功能纤维约有1800多个品种。西欧各国的功能纤维研究与开发也相当活跃,纺织品中21%为功能纺织品,韩国的合成纤维企业也将功能纤维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先后进行了多种功能纤维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化推广和应用。我国合成纤维工业经过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由化纤大国向化纤强国的转型期已经到来,功能纤维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发展趋势之一。
目前,国内外功能纤维的开发和应用还主要集中于单一功能产品上,如蓄热、抗静电、导电、抗菌、荧光、阻燃、抗紫外、磁性、远红外、发热纤维等。
现有的单一功能纤维用于功能纺织品,只能定向地解决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产业、医疗卫生、军工领域纺织品应用标准的提高,多功能纺织品是纺织品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这类产品在民用、产业、医疗卫生、军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制备多功能纤维的主要途径是选择不同单一功能的纤维进行合股加工,制成多功能纱线。这条技术路线工艺路线长、纺丝品种更换率高、合股效率低、能耗高(需使用压缩空气进行网络加工),故生产成本高,且产品规格范围窄,只适用于生产粗规格产品。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组分复合纤维的纺丝组件及复合纤维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多组分复合纤维的纺丝组件能够保证不同组分的熔体向下输送时无死点,且保证熔体混合均匀,在进入喷丝板时各组分熔体压力稳定,从而形成稳定的多组分初生丝。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只需要一次熔融纺丝过程即可得到多功能复合纤维,所用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组分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导流板、稳流板和喷丝板,相邻各板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的稳流板上至少设有第一进料区、第二进料区和第三进料区,各进料区中分别包括相连通的稳流腔室和稳流通道,稳流腔室与导流板中的相应区域连通,稳流通道与喷丝板中的相应区域连通;至少一个进料区的稳流腔室的底壁和/或侧壁向内凸出形成稳压结构,纺丝熔体在稳流腔室内经稳压结构稳流后进入喷丝板喷出。
多组分熔融纺丝过程中,各进料区的面积随着进料区数目的增加而变小,因此会导致纺丝组件压力上升速度快,熔体经过组件的周期缩短。另一方面,在聚合物熔体中添加功能性的粉体又会对聚合物熔体的流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也会对纺丝时组件压力的上升速度和流经组件的周期造成不好的影响,影响初生丝质量。因此,本申请的多组分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在稳流板的至少一个进料区的稳流腔室中设置稳压结构,能够保证不同组分的熔体向下输送时无死点,且保证熔体混合均匀,在进入喷丝板时各组分熔体压力稳定,从而形成稳定的多组分初生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纺优丝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纺优丝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23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