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伸缩的晴雨挡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2464.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3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体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体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33257 | 代理人: | 吴新鹏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晴雨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伸缩的晴雨挡。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的人报名学车,在驾校学车过程中,不难发现驾校的车门上均设置有晴雨挡,这些晴雨挡相比路上的晴雨挡比较宽,比较简陋,而教练车要开出驾校上马路进行道路行车时,因晴雨挡宽大,容易刮伤其他车辆或者路人,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将晴雨挡取下,避免影响交通,这样做也比较繁琐,同时在晴雨挡取下后,在一些下雨天气,车窗关闭,车外温度急速下降车内的温度下降比较缓慢,车内空气中的水分就容易凝结在汽车玻璃上,使驾驶员无法看清楚车外的道路等情况,也会使得学员在学车的时候看不清后视镜,影响驾驶;若此时打开车窗,会有雨水流入车内,继而影响驾驶;因教练车中同时会坐好几个学员,没有位置放置晴雨挡,这对晴雨挡的储放带来问题;需要为教练车设计一款可拉伸的晴雨挡,即教练车在驾校内可伸展开来,大范围的遮挡从车窗射入或飘入的阳光或雨水;教练车开到驾校外时可向车门收缩,收缩到符合上路的情况下即可,此时该晴雨挡可小范围的遮挡从车窗射入或飘入的阳光或雨水;且现有中的晴雨挡是有机板,风水雨打几个月就氧化破裂,容易发生意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教练车在校内或校外无需进行拆卸或安装的可伸缩的晴雨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的晴雨挡,包括有骨杆、防水布、固定板和若干组连杆组,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与车窗框上边缘的弧形相匹配,若干组所述连杆组均由若干个子连杆组成,若干个所述子连杆依次铰接,且若干个子连杆上对应设置有骨杆,若干个所述骨杆并列设置,若干个骨杆的形状均与固定板的形状相匹配,通过若干个骨杆将若干组连杆组中的子连杆连接起来,若干个骨杆连接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连接至固定板上,连杆组中位于一端的子连杆连接至固定板上,通过相邻两个子连杆旋转展开或者旋转收拢来带动相邻骨杆相互远离或者靠近,从而使得防水布展开或者收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背离连杆组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卡扣,若干个所述卡扣沿固定板弧形方向分布,卡扣可卡在车窗框与胶条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干组所述连杆组中与固定板相连的子连杆上均设置有卡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限位板、第四弹簧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底上设置有斜齿,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限位槽的槽底相连,另一端与限位板相连,限位板与斜齿相抵触,限位板尺寸小于限位槽槽口的尺寸,限位槽的槽底、两侧壁和限位板的端面形成限位口,斜齿上的斜面正对于限位口,所述卡件与斜齿相适配,所述防水布可拆卸连接于固定板上,在卡件相对斜齿滑动并直至卡件与斜齿相卡的过程中,第四弹簧发生形变与复位,限位板始终与卡件相抵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杆孔、入布槽和可形变的限位杆,所述入布槽由防水布所在固定板侧面延伸至第一杆孔,所述防水布的一边缘上设置有布套口,第一杆孔中套设有可形变的限位杆,限位杆的直径大于入布槽的宽度,通过限位杆套设于布套口中使得防水布定位于固定板上,若干个所述子连杆上均设置有连接件,通过在连接件与骨杆上分别设置滑块和滑槽并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使得连接件与骨杆可滑动连接,当子连杆旋转收拢或者旋转展开时,连接件均相对骨杆沿固定板的弧形方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干个所述连接件的高度随着远离固定板而依次减小,使得防水布张开后呈一个弧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布采用透明的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子连杆包括有长杆和短杆,所述长杆和短杆连接在一起呈L字型,相邻子连杆通过长杆和短杆铰接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杆上设置有限位墙,所述短杆上设置有限位孔,相邻两个子连杆通过轴铰接在一起,该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均沿切线方向延伸,一端与长杆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限位孔且朝向长杆弯折出限位部,所述限位墙沿长杆的长度方向延伸,限位墙的两侧壁呈斜面或者弧面,通过切换限位部13在限位墙11的左侧或者右侧控制子连杆1的收拢与展开,当子连杆收拢时,限位部位于限位墙的左侧,第一弹簧形变;当施力使得子连杆张开时,限位部相对限位墙滑动,直至限位部移动到限位墙的右侧,通过第一弹簧复位促使相连的子连杆张开到最大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体,未经林德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2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