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螃蟹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2992.0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9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涛;陈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千层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59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331 | 代理人: | 林远银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螃蟹 装置 | ||
1.一种养螃蟹的装置,包括蟹池和插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7)位于蟹池内,所述蟹池的边缘设置多个有矩形凹槽(8),所述插板(7)能够插入矩形凹槽(8)内,将蟹池分割,所述蟹池包括第一蟹池(1)、第二蟹池(2)和第三蟹池(3),所述第一蟹池(1)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第二蟹池(2)通过第一支撑柱(4)与地面连接,所述第三蟹池(3)通过第二支撑柱(5)与地面连接,所述第二蟹池(2)包括养蟹空间和透光空间(6),所述透光空间(6)与第三蟹池(3)的位置相对,垂直分布,所述透光空间(6)位于第一蟹池(1)上方,所述第二蟹池(2)和第三蟹池(3)的底部和四周设置有发泡隔热垫,所述发泡隔热垫能够消减或阻止声波和光线的传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养螃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蟹池(1)与第二蟹池(2)中的透光空间(6)形状近似,面积比值为0.75~1.5,所述第二蟹池(2)、第三蟹池(3)和透光空间(6)保证第一蟹池(1)和第二蟹池(2)能够充足的晒到阳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养螃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蟹池(1)与第二蟹池(2)中的透光空间(6)形状不同,面积比值为0.75~1.5,所述第二蟹池(2)、第三蟹池(3)和透光空间(6)保证第一蟹池(1)和第二蟹池(2)能够充足的晒到阳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养螃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凹槽(8)的宽度比插板(7)的宽度宽1mm或1mm以上,所述矩形凹槽(8)的个数范围是2个或2个以上,所述插板(7)的个数范围是1个或1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养螃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7)的两端设置有导向梯形凸台(9),所述插板(7)的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减小插板(7)表面粗糙度,所述插板(7)的材质是橡胶和/或塑料和/或金属和/或木头和/或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养螃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蟹池(2)呈“回”字形或封闭“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养螃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蟹池(1)、第二蟹池(2)和第三蟹池(3)的水源边缘附近设置有围栏,所述围栏包括网和/或玻璃和/或塑料挡板和/或塑料布,所述围栏的高度范围是0.2m~0.8m,所述围栏距离水源边缘的范围是0.1m~3m,所述第一蟹池(1)、第二蟹池(2)和第三蟹池(3)水深范围是0cm~160cm,最小土层深度大于30cm,所述防水层为塑料薄膜和/或防水隔板,所述防水层的厚度范围是0.1mm~10mm,所述第二蟹池(2)和第三蟹池(3)包括结构框架、土层和水池,所述结构框架位于外侧,通过防水层与土层连接,所述土层包围水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养螃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高度范围是1.7m~2.5m,所述第二支撑柱(5)使第三蟹池(3)的底部高于第二蟹池(2)的顶部1.7m~2.5m,所述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的个数范围是3个或3个以上,所述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是由多层套筒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能够伸长或收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养螃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内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水龙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蟹池(2)和/或第三蟹池(3)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泥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千层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千层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29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