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易产生沉淀的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3225.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忠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来安县塔鑫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杨霞;翟攀攀 |
地址: | 239200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浆 预制 沉淀的 制备 等离子发生装置 丙烯酸 木质素磺酸钙 水混合均匀 工作效率 海泡石粉 海藻酸钠 机械费用 机械喷涂 人工成本 煤渣 保水性 硅藻土 可操作 妥尔油 憎水剂 稠度 河砂 环氧 矿粉 水泥 辐射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易产生沉淀的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环氧妥尔油、丙烯酸混合均匀,采用等离子发生装置辐射得到第一预制料;将木质素磺酸钙、憎水剂、海泡石粉、海藻酸钠、硅藻土、第一预制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二预制料;将水泥、煤渣、矿粉、河砂、水混合均匀,加入第二预制料继续搅拌得到不易产生沉淀的湿拌砂浆。本发明可改善湿拌砂浆的保水性,并使所得湿拌砂浆的稠度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可操作时间可达20h,适合砂浆机械喷涂作业使用,具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约机械费用的优点,具有很高的推广运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拌砂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易产生沉淀的湿拌砂浆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拌砂浆可减少现场搅拌露天堆放粉粒状建筑材料的二次扬尘污染,防止雨季浪费大量的水泥、黄沙等建筑材料变成泥砂土,流入城市的排污管道,造成堵塞,影响人居环境和城市环境治理。使用湿拌砂浆既能有效保护环境,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又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而目前的湿拌砂浆往往易产生砂浆沉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经常堵泵的现象,不能满足砂浆泵泵送需求,造成泵送堵泵或不能泵送,即延误工期又浪费材料。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不易产生沉淀的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可改善湿拌砂浆的保水性,并使所得湿拌砂浆的稠度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可操作时间可达20h,适合砂浆机械喷涂作业使用,具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约机械费用的优点,具有很高的推广运用价值。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不易产生沉淀的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环氧妥尔油、丙烯酸混合均匀,采用等离子发生装置辐射得到第一预制料;
S2、将木质素磺酸钙、憎水剂、海泡石粉、海藻酸钠、硅藻土、第一预制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二预制料;
S3、将水泥、煤渣、矿粉、河砂、水混合均匀,加入第二预制料继续搅拌得到不易产生沉淀的湿拌砂浆。
优选地,S1中,辐射时间为30-50min,辐射功率为400-800W,等离子发生装置距离液面2-5mm。
优选地,S1中,环氧妥尔油、丙烯酸的重量比为20-40:1-6。
优选地,S2中,木质素磺酸钙、憎水剂、海泡石粉、海藻酸钠、硅藻土、第一预制料的重量比为1-3:1-2:1-3:1-2:1-2:1-3。
优选地,S3中,搅拌时间为20-40min,搅拌速度为300-400r/min。
优选地,S3中,水泥、煤渣、矿粉、河砂、水、第二预制料的重量比为30-50:4-15:2-6:50-100:30-50:1-3。
本发明可以改善湿拌砂浆的保水性,并使其稠度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可操作时间可达20h,可满足实际需求。
本发明S1中,利用等离子发生装置生成的氧自由基,引发环氧妥尔油环氧键开环,并与丙烯酸反应生成低聚物,不仅具有一定粘度,而且增稠效果极好;所得第一预制料一方面与木质素磺酸钙、海泡石粉、海藻酸钠、硅藻土复配,可有效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砂浆沉降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促使水泥、煤渣、矿粉、河砂在体系中稳定,使本发明72h内稠度损失率低,表观密度变化率小,相对泌水率小,28d抗压强度变化率小。
本发明填补了普通湿拌砂浆不利泵送的空白,较好地解决了机械泵送砂浆所要求的稠度(80mm~110mm)、保水(保水率≥90%)和砂浆沉淀问题,适合砂浆机械喷涂作业使用,具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约机械费用的优点,具有很高的推广运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来安县塔鑫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来安县塔鑫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3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