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涤纶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3509.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郑美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协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涤纶纤维 聚酯切片 色母粒 共混造粒 经双螺杆挤出机 抽真空干燥 熔融纺丝 真空压力 质量比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涤纶纤维,由色母粒及聚酯切片制成,色母粒与聚酯切片的质量比为12‑18∶82‑88;阻燃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为:(1)、将色母粒与聚酯切片按质量12‑18∶82‑88均匀混合,混合后的原料通过抽真空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真空压力为‑0.05~‑0.1MPa,干燥温度为110~140℃,干燥时间为2~5h;(2)、210~240℃经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造粒;(3)、共混造粒后经熔融纺丝得到阻燃涤纶纤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涤纶纤维,属于纺织纤维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是世界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合成纤维品种,涤纶占世界合成纤维产量的60%以上。大量用于衣料、床上用品、各种装饰布料、国防军工特殊织物等纺织品以及其他工业用纤维制品。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国内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国内地区涤纶短纤维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
根据需要,涤纶可经染色及后整理,实现涤纶纤维、长丝、面料的着色及功能化。但涤纶的染整过程长,污染重,若在涤纶纺丝时加入色母粒及其他功能性物质,既实现着色又赋予功能性,则节能、节水、减排。
功能色母料既具有普通色母料的功能,同时赋予塑料制品其他功能的母料。功能色母料的生产工艺过程是在通用色母料的着色剂、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处理之后配合以功能助剂、分散助剂再进行捏合、塑炼、粉碎、造粒而生产出的产品。功能色母料使用是纤维领域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涤纶纤维,通过添加功能母粒组分,提高聚酯纤维的阻燃性能,以满足服用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阻燃涤纶纤维,由色母粒及聚酯切片制成,色母粒与聚酯切片的质量比为12-18∶82-88;
阻燃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1)、将色母粒与聚酯切片按质量12-18∶82-88均匀混合,混合后的原料通过抽真空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真空压力为-0.05~-0.1MPa,干燥温度为110~140℃,干燥时间为2~5h;
(2)、210~240℃经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造粒;
(3)、共混造粒后经熔融纺丝得到阻燃涤纶纤维;
所述的色母粒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接枝粉末由如下方法制备:
a、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
准确称取14份干燥后的纳米二氧化钛,加入140份丙酮,在装有冷凝管的三口瓶中充分搅拌并超声振荡,而后缓慢加入4份硅烷偶联剂KH-570,加热至70℃,恒温回流2小时,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烘干得到表面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钛;
b、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接枝
称取11份的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于反应器中,加入50mL甲苯和50mL丁酮混合溶剂,超声分散30min后,机械搅拌并加热至70℃;加入0.3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氮气保护,10min后滴加12份苯乙烯和13份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溶液,约1小时滴加结束,恒温反应2h。反应结束后,产物用甲醇沉淀后抽滤、晾干后,分别用丙酮和甲苯各抽提12h,真空干燥后得到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接枝粉末。
所述的颜料为酞菁颜料、钛白粉、炭黑、锌钡白、铅铬黄、铁蓝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的分散剂为石蜡、硬脂酸、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阻燃剂为Exolit IFR-10、Exolit IFR-11、2.2-二氧[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2.2-二硫化物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协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协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3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