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矿化并提供生物活性离子的持续释放的可注射水凝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4158.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边黎明;张琨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中文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38 | 分类号: | C07F9/38;C08F251/00;C08F230/02;C08F2/48;A61K33/06;A61K9/06;A61K47/61;A61K47/36;A61P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中国香***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提供 生物 活性 离子 持续 释放 注射 凝胶 | ||
1.双膦酸盐-镁纳米颗粒,其包含与镁螯合的丙烯酸化双膦酸盐。
2.有机-无机杂化水凝胶,其包含:
多个甲基丙烯酸化透明质酸聚合物链;以及
与所述多个甲基丙烯酸化透明质酸聚合物链共价连接的多个丙烯酸化双膦酸盐-镁纳米颗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水凝胶,其中所述多个甲基丙烯酸化透明质酸聚合物链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多个丙烯酸化双膦酸盐-镁纳米颗粒的至少一部分被排列为在所述水凝胶内形成珠状微结构,其中各个珠状交联结构域的平均直径为500nm至5μm。
4.可注射的有机-无机杂化水凝胶,其包含:
多个双膦酸化透明质酸聚合物链;以及
与所述多个双膦酸化透明质酸聚合物链螯合的多个丙烯酸化双膦酸盐-镁纳米颗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注射的有机-无机杂化水凝胶,其中各个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0nm至100nm。
6.生成丙烯酸化双膦酸盐-镁纳米颗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包含丙烯酸化双膦酸盐和卤化镁的反应混合物,从而使所述丙烯酸化双膦酸盐与所述卤化镁螯合并且生成丙烯酸化双膦酸盐-镁纳米颗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丙烯酸化双膦酸盐的浓度为10mM至1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卤化镁的浓度为10mM至1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反应混合物之后少于5分钟生成所述丙烯酸化双膦酸盐-镁纳米颗粒。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丙烯酸化双膦酸盐的浓度为10mM至1M,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卤化镁的浓度为10mM至1M,并且其中在形成所述反应混合物之后少于5分钟生成所述丙烯酸化双膦酸盐-镁纳米颗粒。
11.生成有机-无机杂化水凝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包含甲基丙烯酸化透明质酸、丙烯酸化双膦酸盐、卤化镁以及光引发剂的反应混合物,从而使所述丙烯酸化双膦酸盐与所述卤化镁螯合以产生丙烯酸化双膦酸盐-镁纳米颗粒;以及
引发所述反应混合物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从而使所述甲基丙烯酸化透明质酸与所述丙烯酸化双膦酸盐-镁纳米颗粒交联,并且生成有机-无机杂化水凝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引发包括将所述反应混合物暴露于紫外线(UV)照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化透明质酸是甲基丙烯酸化透明质酸聚合物链的单体,并且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包含所述甲基丙烯酸化透明质酸聚合物链。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甲基丙烯酸化透明质酸聚合物链的浓度为0.5%w/v至10%w/v。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丙烯酸化双膦酸盐的浓度为10mM至1M。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卤化镁的浓度为10mM至1M。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光引发剂的浓度为0.02%w/v至0.5%w/v。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紫外线照射的功率为3mW/cm2至30mW/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中文大学,未经香港中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41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