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叠层结构的石墨烯-碳量子点复合导热薄膜及其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4931.8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朱申敏;孟鑫;朱呈岭;陈天星;陈彦儒;许达;李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C01B32/1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结构 石墨 量子 复合 导热 薄膜 及其 制备 | ||
1.一种仿生叠层结构的石墨烯-碳量子点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由石墨烯片层和碳量子点组成类似贝壳的“砖块-泥浆”叠层结构,其中,石墨烯片层充当基体“砖块”,碳量子点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之间并充当连接石墨烯片层的连接剂“泥浆”;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GO水分散液和碳量子点溶液,混合,搅拌,蒸发制膜;
(2):将步骤(1)得到的薄膜在高温下退火还原,即可得到目的产物石墨烯导热薄膜;
步骤(1)中碳量子点溶液通过水热法化学合成,其步骤具体为:
取柠檬酸和乙二醇以1:1的质量比混合溶于水中,将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在150~200 ℃下水热5~12 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叠层结构的石墨烯-碳量子点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GO水分散液通过以膨胀石墨为原料并利用Hummers法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叠层结构的石墨烯-碳量子点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GO溶液和碳量子点溶液以溶质质量比0.01~100:1的比例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叠层结构的石墨烯-碳量子点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蒸发制膜的工艺条件为:在60 ℃温度下,恒温远红外烘箱中蒸发1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叠层结构的石墨烯-碳量子点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高温退火的工艺条件为:在氮气条件下,600~3000 ℃退火0.5~2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49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