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相变萃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75279.1 申请日: 2017-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8047111A 公开(公告)日: 2018-05-18
发明(设计)人: 曹庸;刘飞;李敏雄;郭斌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C403/24 分类号: C07C403/24;B01D11/02
代理公司: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 43209 代理人: 高红旺
地址: 510642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连续相变 萃取 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相变萃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方法,其采用连续相变萃取工艺,萃取剂为液化石油气,料液比为雨生红球藻原料:液化石油气=10g:80~100ml、萃取温度35℃~45℃,压力为0.1Mpa~0.5Mp,萃取剂流速400L/h~500L/h,连续萃取时间120 min~150min,解析温度80℃~90℃,解析压力0.1Mpa~0.2Mpa。本发明能缩短萃取时间,有效地降低了虾青素生产成本,工艺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萃取效率高、虾青素含量高,而且环保、无污染,完全性和重复性好,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连续性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藻中类胡萝卜素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虾青素(3,3′-二羟基-4,4′-二酮基-β,β′-胡萝卜素,C40H52O4)为萜烯类不饱和化合物,天然虾青素是世界上最强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它是唯一能通过血脑屏障的一种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及眼睛都可起到保护作用。哈佛研究人员PrestonMason称,虾青素极具潜力成为新型抗氧化制剂和新型消炎制剂,并且有望在他汀类和抗血小板药之后掀起第三次预防性药物的浪潮。

雨生红球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绿藻,是继螺旋藻、盐藻之后的另一种经济微藻。雨生红球藻是天然的虾青素的主要来源,雨生红球藻在恶劣环境下能够迅速合成并大量积累虾青素,雨生红球被公认为自然界中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最好生物。

目前雨生红球藻破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酶法,物理破壁法破壁率低,化学法试剂残留对人体伤害大,酶法成本高、工艺要求高、耗时长,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目前提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主要采用溶剂浸提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压法。雨生红球藻厚壁,阻碍了溶剂渗透,同时影响虾青素向细胞外扩散,而虾青素对光、热、氧比较敏感,时间长、温度高均不利于虾青素的提取。溶剂浸提法提取时间长、提取率低;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仪器设备要求高,工艺流程复杂,且设备容积小、造价高、能耗大,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连续性生产。

虾青素具有天然抗氧化剂的功能活性及较好的着色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天然藻源的虾青素及其提取物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虾青素对光、热、氧比较敏感,以及雨生红球藻厚壁的特性,造成天然虾青素提取率低,年产量较少,价格昂贵。专利(卢哲,CN106467479A)采用物理破壁,溶剂浸提法,该方法整个过程需要降温处理,耗能大,适合定量工作,但不适合工业化生产,专利(魏东,CN105503684A)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此方法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量少能耗大,不适合应用于大规模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取率高、油脂质量好、安全、环保、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连续相变萃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连续相变萃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方法,包括:将烘干的雨生红球藻原料装入萃取釜中,将萃取剂压缩为液体,经萃取釜,连续萃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然后流进解析釜中,萃取剂通过加热、减压使萃取剂相变为气体,再通过即时压缩,变为液体再流经萃取釜,对物料再次萃取,如此循环多次,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为液化石油气,料液比为雨生红球藻原料:液化石油气=10g:80~100ml、萃取温度35℃~45℃,压力为0.1Mpa~0.5Mp,萃取剂流速400L/h~500L/h,连续萃取时间120 min~150min,解析温度80℃~90℃,解析压力0.1Mpa~0.2Mpa。

作为优化,萃取条件为:料液比为雨生红球藻原料:液化石油气=10g:90ml,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0.1Mpa的条件下,萃取剂流速450L/h,连续萃取150min,解析温度80℃,解析压力0.2Mp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5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