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粗酚综合利用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5797.3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红;罗修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奎屯独炼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1/06 | 分类号: | C08L61/06;C08L95/00;C08G8/2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33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酚 酚醛树脂 综合利用工艺 混合水溶液 缩合物 小分子 制备 能耗 申请 第一混合物 甲醛水溶液 盐酸水溶液 催化油浆 道路沥青 废物产生 酚类物质 技术指标 水混合液 缩合反应 缩聚反应 蒸馏 工艺流程 高沸点 煤化工 树脂 油浆 调制 脱水 预制 甲醛 切割 污染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煤化工,尤其涉及一种粗酚综合利用工艺;其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将粗酚与甲醛水溶液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加入盐酸水溶液进行缩合反应1小时至2小时,得到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第二步,将上述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进行缩聚反应3至6小时;第三步,将上述树脂水混合液脱水得到酚醛树脂。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利用粗酚直接作为原料,与甲醛反应制备酚醛树脂中间产物,该过程无需蒸馏切割高沸点酚类物质,能耗低,无废物产生,避免了环境污染,预制出的酚醛树脂再与催化油浆调制,制备出优于200号道路沥青系列产品。本申请工艺流程短,设备少,能耗低,污染少,同时解决了油浆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煤化工,尤其涉及一种粗酚综合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粗酚是对煤焦油蒸馏得到含酚馏份进行加工得到的,可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农药、工程塑料和染料中间体。主要用于提取苯酚、邻甲酚、间对甲酚、二甲酚、3,5-二甲酚等,是高级绝缘漆的溶剂,也是塑料、医药、防霉剂等行业的重要原料。由于粗酚组成复杂,各组份之间沸点非常接近,对其进行加工分离工艺比较繁琐,设备多,主要设备为:脱水塔、脱渣塔、苯酚塔、邻甲酚塔、工业甲酚塔和二甲酚塔;主要工艺为连续脱水、脱渣,最终采出产品苯酚、邻甲酚、工业甲酚及二甲酚馏分。由于提纯分离的工艺成本高昂,通常粗酚作为炼焦废弃物烧掉,对环境有较大污染。
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加工分离工艺繁琐,能耗高;(2)酚渣处理难度大,对环境有较大污染;(3)处理过程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处理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污染少、生产产值高的粗酚综合利用工艺。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粗酚综合利用工艺,其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将粗酚与甲醛水溶液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加入盐酸水溶液进行缩合反应1小时至2小时,得到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第二步,将上述小分子缩合物的混合水溶液进行缩聚反应3至6小时,得到树脂水混合液;第三步,将上述树脂水混合液脱水得到酚醛树脂;第四步,将上述酚醛树脂与催化油浆搅拌得到改性沥青。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缩合反应温度为65℃至75℃,第二步中的缩聚反应温度为85℃至95℃,第三步中的脱水温度为120℃至170℃。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缩合反应温度优选为70℃,第二步中的缩聚反应温度优选为90℃,第三步中的脱水反应温度优选为130℃至135℃。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缩合反应压力为-0.05MPa至0.05MPa,第二步中的缩聚反应压力为-0.05MPa至0.05MPa,第三步中的脱水压力为-0.01MPa至-0.1MPa。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加入的盐酸水溶液质量是第一混合物总质量的0.2%至5%,盐酸水溶液浓度为8%至12%。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加入的盐酸水溶液质量占第一混合物总质量百分比优选为2%,盐酸水溶液浓度优选为10%。
进一步的,第二步中缩聚反应的反应时间为5小时。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粗酚与甲醛水溶液中的甲醛的摩尔比为1:0.4至1:2;优选为1:0.75。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甲醛水溶液中甲醛的质量分数>35%。
进一步的,第四步中酚醛树脂与催化油浆以质量比3:1至9:1,温度为95℃至180℃,常压下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沥青;其中酚醛树脂与催化油浆的质量比优选为7:1至8:1,温度优选为130℃至135℃。
本申请中的粗酚外观呈黑褐色液体,其中苯酚质量百分比约为39%,邻甲酚质量百分比约为9.3%,对甲酚质量百分比约为28.3%,二甲酚质量百分比约为12.4%,三甲酚质量百分比约为1%,其他物质质量百分比约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奎屯独炼石化有限公司,未经奎屯独炼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5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