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离子发射端及负离子发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6937.9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3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飞;王宇;赵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众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徐彦圣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管 发射 负离子发射 插脚 负离子发射装置 第一端 损伤 负离子发生量 工作电路 碳纤维束 组装过程 负离子 底端 量产 外壁 组装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离子发射端及负离子发射装置,涉及负离子发射技术领域。该负离子发射端包括发射部、固定管、保护套及插脚。发射部为碳纤维束;发射部的第一端设于固定管内,发射部的第二端超出固定管的顶端;保护套设于固定管的外壁;插脚的一端与发射部的第一端连接,插脚的另一端超出固定管的底端。本发明的负离子发射端,发射部与插脚连接,发射部设置在固定管内,固定管又设置在保护套内,通过插脚与工作电路连接,发射部放出负离子,保护套与固定管共同对发射部进行保护,使得本发生端在量产过程中不易受到损伤,还使得本发生端更容易组装到其他部件上,在组装过程中也不易受到损伤,能够保证大的负离子发生量,具有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离子发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离子发射端及负离子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负离子发射端,主要由钢针制成,其发生量小,并且容易产生臭氧。
目前,亟需一种负离子发生量大的负离子发射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离子发射端及负离子发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负离子发射端负离子发生量小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负离子发射端,包括发射部、固定管、保护套及插脚;
所述发射部为碳纤维束;
所述发射部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固定管内,所述发射部的第二端超出所述固定管的顶端;
所述保护套设于所述固定管的外壁;
所述插脚的一端与所述发射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插脚的另一端超出所述固定管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管内部设有固定箍;
所述发射部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固定箍内。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固定箍对发射部进行固定,再将发射部固定在固定管内,使得发射部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固定管内,有益于发射部稳定地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箍设于所述固定管底部。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固定箍将发射部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管底部,发射部的大部分都位于固定管内,从而使得固定管能对发射部进行更好的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插脚与所述固定箍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插脚通过固定箍与发射部连接,使得插脚与发射部的连接更加充分,发射部能够更大程度地释放负离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管的材质为塑料。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塑料材质的固定管,质量轻,质地较软,其本身对发射部的损坏小,并且,能够对发射部进行固定和保护,减少发射部受到外界的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的形状为圆台状。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保护套的存在,在固定管的外部具备另一层保护,也就是说,发射部外围具备固定管和保护套两层保护,使得发射部更不容易受到损坏;同时,保护套的设置使得固定管更容易安装,也就是使本发射端更容易安装,位置更加稳定,并且,在安装过程中,发射部的受损率更小,发射部的发生量更大。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的底端与所述固定管的底端对齐。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底端相互对齐的保护套与固定管,使得本发射端整体更加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的长度小于所述固定管的长度。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保护套的长度不超过固定管的长度,不妨碍发射部放出负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众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众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6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