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水机水质检测模块管路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7573.6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2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一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梁天彦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色皿 净水机 水质检测模块 管路装置 检测模块 控制系统 水质检测 出水口 进水口 下座体 耐压 水质参数检测 电极安装孔 进出水接口 安装空间 垫片密封 快速检测 腔体结构 位置布局 液体流路 一体成型 主体部件 上座 监测孔 上座体 排出 体腔 外周 右腔 模具 连结 样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水机水质检测模块管路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上座体、下座体和比色皿等;管路为液体流路耐压腔体结构,液体经进水口进入,分别流经连结块﹑比色皿﹑上座体腔体流入下座体右腔,从出水口排出,其管路均采用O型圈及垫片密封;比色皿外周设有监测孔,可通过安装不同检测模块和控制系统用于水质检测;还设有可与待测液体直接接触水质参数检测电极安装孔,通过控制系统用于水质检测;其主体部件采用模具一体成型,结构紧凑、耐压大。尤其采用不同位置布局的多种进出水接口样式可满足不同厂家净水机管路及安装空间要求。作为检测模块载体在实时快速检测领域具有非常大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水机水质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净水机水质检测模块的管路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净水机的普遍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鉴于净水机市场规范未作明确要求及安装空间限制等因素,市场上常见水质检测检装置多为工业所用,难以满足目前净水机水质检测功能需求。由于净水机长期使用放置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或由于滤芯的品质不一导致净水效果的显著差异,引起人们对净水机水质安全的思考。
因此,在净水机水质检测中,如何有效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的缺点,达到检测功能多样化﹑产品小型化﹑实时快速以及与净水机水路合理整合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净水机水质检测模块的管路装置。其通过安装不同模块和控制系统可在线实时快速检测水质不同指标参数。尤其可采用不同位置布局的多种进出水接口样式满足不同厂家净水机管路及安装空间要求,结构具有极其紧凑的特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净水机水质检测模块管路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净水机水质检测模块管路装置采用整体结构为液体流路耐压腔体结构,集样品采集﹑检测视窗布局﹑耐压紧凑管路设计﹑安装方式多样化于一体。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水机水质检测模块管路装置,管路为液体流路耐压腔体结构,包括下座体、进水口、出水口、上座体和比色皿,
所述下座体上部开口,内部分为左腔和右腔,所述左腔与进水口连通,所述右腔与出水口连通;
所述上座体下部开口,内部分为左腔体和右腔体,所述左腔体和右腔体的上部相互连通;
所述上座体位于下座体上方,上座体的底部嵌入下座体中固定连接,上座体的左腔体与下座体的左腔匹配连通,上座体的右腔体与下座体的右腔匹配连通;进水口、下座体的左腔、上座体的左腔体、上座体的右腔体、下座体的右腔及出水口形成一液体流通腔道;
所述比色皿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座体的左腔体内且与左腔体同轴,所述在比色皿安装位置外周的上座体上开设有数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放置检测模块。
进一步的,在位于所述左腔体和右腔体的上部相互连通部分的上座体的右上侧边,还设有孔IV,所述孔IV为与待测液体直接接触的水质参数检测电极安装孔,通过控制系统用于水质检测。
进一步的,连结块同心连接支撑所述上座体的左腔体和所述比色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包括在比色皿安装位置外周的上座体上前侧的孔Ⅰ、右侧的孔Ⅱ、后侧的孔Ⅲ。
进一步的,所述下座体上的进水口及出水口的位置布局包括同面、同轴、垂直的布局方式,满足不同安装空间需求;所述下座体与进水口及出水口采用快拆式密封连接结构设计,包括卡槽式、快插式、宝塔式、螺纹式在内的样式中的一种或两种。更易于与管路配套定位、拆卸及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一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一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7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