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甲基异脲甲基硫酸盐制备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8295.6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7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雷大有;李焰;叶秀旭;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远大富驰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73/00 | 分类号: | C07C273/00;C07C275/70;C07C303/24;C07C30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5229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硫酸盐 制备 新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甲基异脲甲基硫酸盐制备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500mL三口反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二甲酯,分次加入定量尿素,待反应液清亮后,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即得产品O‑甲基异脲甲基硫酸盐。本发明采用尿素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在微波作用下反应制备O‑甲基异脲甲基硫酸盐。其优点在于能促使反应在常规方法难以发生的低温下顺利进行,大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与产品纯度;控制温度45‑70℃;反应温度的降低不仅能降低安全风险,还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副反应,使得产品收率提高到8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O-甲基异脲甲基硫酸盐制备新方法。
背景技术
O-甲基异脲(可简称OMIU)是一种在医药、农药及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用途的合成中间体。该物质为无色晶体,分子式为C2H6N2O,分子量74.08,熔点44-45℃,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及二氧化碳。O-甲基异脲很不稳定,故常将其制成盐的形式进行销售和使用。鉴于其特异的分子结构,O-甲基异脲是用以合成胍类、咪唑类、(脲)嘧啶类及其衍生物的良好“前驱物”,而这几类物质很多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故而促成了O-甲基异脲(盐)在医药、农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O-甲基异脲甲基硫酸盐即为O-甲基异脲盐的一种,其分子式为C2H6N2OCH3OSO3H,分子量186.2,该物质可以硫酸二甲酯与尿素直接反应制得,但它难以从尿素与硫酸二甲酯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其混合体系常温呈粘稠液态。常见的O-甲基异脲硫酸盐、O-甲基异脲硫酸氢盐等都是其经过进一步反应而得到的固体物质,它们参与反应的有效成分皆为“O-甲基异脲”。制备O-甲基异脲盐的方法较多,最常用的是氰胺法和尿素法,此外还有石灰氮法。由于单氰胺法中单氰胺有毒、稳定性差及价格昂贵等,石灰氮法所得产物纯度低等不利因素的困扰,尿素法异脲盐工艺逐渐成为主流合成工艺。
尿素法中发明专利(公开号102432506A)公开了一种以碳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与尿素在强碱作用下制备O-甲基异脲的方法,但该法所制得的O-甲基异脲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和运输。此外,碳酸二甲酯成本较高,不利于该工艺的推广。
目前以硫酸二甲酯为甲基化剂和尿素反应制备O-甲基异脲盐的合成工艺已有报道并已有产业化装置,但现有技术要么存在反应时间过长、要么反应温度高存在安全风险且反应收率普遍偏低的缺陷。常规方法中,反应温度低,原料反应速度慢甚至几乎不反应,为了促进反应的顺利进行,需提高反应温度至70℃以上,但高温导致体系稳定性降低,体系温度急剧升高而易引发安全风险,同时高温反应时,副反应显著增多,产品收率下降。现有常规工艺控制反应温度在70-120℃,产品收率在64%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O-甲基异脲甲基硫酸盐制备新方法,该方法制备的O-甲基异脲甲基硫酸盐,其性质稳定,便于储藏和运输。
一种O-甲基异脲甲基硫酸盐制备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500mL三口反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二甲酯,分次加入定量尿素,待反应液清亮后,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即得产品O-甲基异脲甲基硫酸盐。
进一步,硫酸二甲酯与尿素的投入摩尔比为0.9:1.0~1.0:1.0,尿素分2~3次加入。
进一步,采用微波促进反应的顺利进行。
再进一步,三口反应瓶位于微波反应器内,设置微波控制器的温度47-50℃,打开搅拌。23min后温度为51℃,反应体系清亮无固体,继续加入尿素反应,18min后体系再次清亮,保温反应30min。调节微波温度控制在59-61℃,搅拌保温1h(微波功率设定为165W),得粗品O-甲基异脲甲基硫酸盐,液相色谱检测含量为8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远大富驰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远大富驰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8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