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星形光交叉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8335.7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代高;肖希;王磊;张宇光;胡晓;李淼峰;冯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6/12 | 分类号: | G02B6/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形波导 光交叉 多模干涉 多通道 星形 出射端 入射端 直波导 扩束 入射 工艺复杂度 顺次相连 成品率 高效率 正整数 插损 出射 恢复 传输 | ||
1.一种多通道星形光交叉,其特征在于:该多通道星形光交叉有n*n个通道,n≥3,且n为正整数,每一个通道包括顺次相连的入射端梯形波导、直波导、出射端梯形波导,入射端梯形波导用于扩束或者产生多模干涉,出射端梯形波导用于缩束或经过多模干涉将光束恢复成最开始入射的模式;对于每一个通道,光束经由入射端梯形波导扩束或者产生多模干涉后,进入直波导,再经由出射端梯形波导缩束或经过多模干涉将光束恢复成最开始入射的模式出射;
所述入射端梯形波导用于扩束时,光束进入入射端梯形波导前、从入射端梯形波导出射进入直波导后的模式相同;光束经过入射端梯形波导进入直波导后,维持入射模式不变;
所述入射端梯形波导用于产生多模干涉时,光束入射进入入射端梯形波导,在入射端梯形波导内产生多模干涉,光束在直波导区域仍然是多模干涉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星形光交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端梯形波导、出射端梯形波导为一段线性梯形波导或多段线性级联梯形波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星形光交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端梯形波导用于扩束时,光束在直波导的光交叉区域直行传播,再经由出射端梯形波导将光束光斑缩小后出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星形光交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端梯形波导用于扩束时,通过设计线性梯形波导的长度,或者设计多段线性级联梯形波导各段长度、宽度,使光束维持入射模式在直波导的光交叉区域直行传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星形光交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端梯形波导用于产生多模干涉时,光束在直波导的光交叉区域形成聚焦点或者小于直波导宽度的光斑,再进入出射端梯形波导,出射端梯形波导经过多模干涉将光束转换为最初的入射模式出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道星形光交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端梯形波导用于产生多模干涉时,通过设计线性梯形波导的长度、直波导的长度,或者设计多段线性级联梯形波导各段长度、宽度、直波导的长度,使光束在直波导的光交叉区域形成聚焦点或者小于直波导宽度的光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星形光交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光交叉各通道直波导之间的夹角相等,或者不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星形光交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端梯形波导、直波导、出射端梯形波导为条波导或者脊波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星形光交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光交叉各通道直波导的交汇夹角处视制作工艺精度进行适当填充,填充时的图形采用三角形、多边形或者扇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星形光交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端梯形波导和出射端梯形波导的结构相同或者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未经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83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集成、低损耗、紧凑型平面光波导分路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模阶转换的分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