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装置的构建提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9019.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5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程楠;杨健勃;黄天河;臧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可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1 | 代理人: | 王琴;蒋慧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装置 构建 提示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模块化装置的构建提示方法,该模块化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单元模块,每一单元模块包括多个对接部,单元模块之间通过对接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装置的构建提示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目标模块化装置的构型信息,所述目标模块化装置包括M个通过对接部连接的单元模块;
S2:获取当前已构建实体的构型信息,所述已构建实体包括通过对接部连接的N个单元模块,N小于M;
S3:根据目标模块化装置的构型信息及当前已构建实体的构型信息计算获得至少第N+1个单元模块应当在已构建实体上接入的对接部位置;及
S4:根据步骤S3中计算获得的至少第N+1个单元模块应当在已构建实体上接入的对接部位置发出提示信息,至少提示第N+1个单元模块应当接入的对接部位置;
所述单元模块的对接部处设置有指示功能件,在步骤S4中,根据步骤S3中计算获得已构建实体上应当接入的对接部位置来控制指示功能件发出提示信息;
所述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步骤Sa:判断S2中已构建实体是否与目标模块化装置匹配;如果已构建实体与目标模块化装置匹配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b:提示拼接错误;已构建实体与目标模块化装置匹配的情况包括已构建实体与目标模块化装置对应部分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基本相同的含义为拼接后的模块化装置通过自动控制对应单元模块转动预设角度的手段获得与目标模块化装置完全一致的构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置的构建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块化装置的构建提示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S5:根据提示信息至少将第N+1个单元模块连接于所述已构建实体上;
重复步骤S2-S5完成若干所述单元模块之间连接,获得所述模块化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置的构建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目标模块化装置的构型信息来源于存储有若干模块化装置所对应的构型信息的数据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置的构建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之前包括一步骤:已构建实体的构型被一显示屏三维仿真显示,在步骤S4中,所述提示信息通过三维仿真模型进行表达,表达的方式包括通过对应于所述对接部位置的三维仿真模型的部位以特定颜色显示或用指示符号指向对应于所述对接部位置的三维仿真模型的部位处或通过动态拼接演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置的构建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型信息包括代表单元模块类型的类型信息,代表单元模块数量的数量信息,以及代表单元模块连接关系的接口标识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步骤Sb中,当已构建实体构型信息中一种或多种信息错误时,根据错误信息的不同提示不同类型的拼接错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装置的构建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模块均携带类型信息,同类型的单元模块信息相同,单元模块在通电被访问时反馈的信号携带该类型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置的构建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单元模块包括一个主单元模块和多个子单元模块,主单元模块和子单元模块之间通过对接部有线连接,或既无线连接又通过对接部有线连接,主单元模块、子单元模块之不同的对接部设置有不同的接口标识信息,界定与主单元模块直接连接的子单元模块为一级子单元模块,与一级子单元模块连接的子单元模块为二级子单元模块,与M级子单元模块连接的子单元模块为M+1级子单元模块,M为大于1的整数,步骤S2中,N个子单元模块通过面识别完成已构建实体的构型信息的获取,面识别过程包括:
步骤S21:发送第一电信号通知子单元模块进行面识别;
步骤S22:主单元模块不同的对接部发出不同的第二电信号或主单元模块不同的对接部分时序发出第二电信号;
步骤S23:一级子单元模块根据其接收的第二电信号确定其连接的主单元模块的接口标识信息;一级子单元模块根据接收到第二电信号的对接部获得其自身与主单元模块对接的对接部之接口标识信息;及
步骤S24:一级子单元模块将其所连接的主单元模块的接口标识信息及自身的与主单元模块对接的对接部之接口标识信息发送给主单元模块或发送至一电子设备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可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可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90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机器人围捕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煤气管道智能巡检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