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化方法、磁化装置和磁性编码器用磁铁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9578.2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8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势野洋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山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H02K15/03;G01D5/245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化 方法 装置 磁性 编码 器用 磁铁 | ||
1.一种磁化方法,在磁性体的一维区域形成呈现正弦波的半波长脉冲的目标磁化状态,其中,
利用磁轭使一方向的磁力作用于所述正弦波的整个半波长区间,从而在该区间形成呈现方形或梯形脉冲状的极性信息的1次方形波或1次梯形波磁化状态,然后,
利用与所述磁轭相同或不同的磁轭使反方向的磁力一次或多次作用于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部分,使所述1次方形波或1次梯形波磁化状态变化成所述目标磁化状态,
第一次作用于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部分的反方向的磁力,是用于在磁性体上形成呈现所述正弦波的3次高次谐波的逆相位半波长脉冲的3次高次谐波磁化区域的磁力,使之作用于分别距离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侧1/3半波长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二次作用于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部分的反方向的磁力,是用于在磁性体上形成呈现所述正弦波的5次高次谐波的逆相位半波长脉冲的5次高次谐波磁化区域的磁力,使之作用于分别距离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侧1/5半波长的区域。
3.一种磁化装置,具有多个磁轭,在磁性体的一维区域形成至少呈正弦波的半波长脉冲的目标磁化状态,其中,
利用所述多个磁轭中的第1轭使一方向的磁力作用于所述正弦波的整个半波长区间,从而在该区间形成呈现方形或梯形脉冲状的极性信息的1次方形波或1次梯形波磁化状态,然后,利用与所述多个磁轭中的第1轭不同的轭使反方向的磁力一次或多次作用于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部分,使所述1次方形波或1次梯形波磁化状态变化成所述目标磁化状态,
第一次作用于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部分的反方向的磁力,是用于在磁性体上形成呈现所述正弦波的3次高次谐波的逆相位半波长脉冲的3次高次谐波磁化区域的磁力,利用所述多个磁轭中的第2轭使之作用于分别距离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侧1/3半波长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次作用于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部分的反方向的磁力,是用于在磁性体上形成呈现所述正弦波的5次高次谐波的逆相位半波长脉冲的5次高次谐波磁化区域的磁力,利用所述多个磁轭中的第3轭使之作用于分别距离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侧1/5半波长的区域。
5.一种磁化装置,具有磁轭,在磁性体的一维区域形成至少呈正弦波的半波长脉冲的目标磁化状态,其中,
一边使所述磁轭相对于磁性体相对移动一边使一方向的磁力作用于所述正弦波的整个半波长区间,从而在该区间形成呈现方形或梯形脉冲状的极性信息的1次方形波或1次梯形波磁化状态,然后,
一边使所述磁轭相对于磁性体相对移动一边使反方向的磁力一次或多次作用于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部分,使所述1次方形波或1次梯形波磁化状态变化成所述目标磁化状态,
第一次作用于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部分的反方向的磁力,是用于在磁性体上形成呈现所述正弦波的3次高次谐波的逆相位半波长脉冲的3次高次谐波磁化区域的磁力,使之作用于分别距离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侧1/3半波长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次作用于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部分的反方向的磁力,是用于在磁性体上形成呈现所述正弦波的5次高次谐波的逆相位半波长脉冲的5次高次谐波磁化区域的磁力,使之作用于分别距离所述区间的始端和终端侧1/5半波长的区域。
7.一种磁性编码器用磁铁,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磁性体的一维区域形成了呈现正弦波的磁化状态的磁化方法,
所述正弦波的零交叉点的位置公差为该正弦波的1/12波长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山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内山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95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式冲击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充检合一的平行充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