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0003.2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6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凤;程璐;刘晓伟;刘成明;李盛涛;迟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32B37/06;B32B37/10;B32B38/00;B29D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薄膜 多层结构 热压 聚丙烯 制备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场强 致密 交替叠放 结晶形态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直流击穿 创新性 热压制 储能 单层 熔融 薄膜 引入 清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采用热压法制备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通过热压法制备厚度为20~100μm的聚丙烯薄膜,将热压制得的聚丙烯薄膜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交替叠放再次热压,设置热压温度不低于聚丙烯熔融温度,制备获得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本发明创新性的引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将不同结晶形态的聚丙烯通过多层结构的方式相结合,获得的薄膜多层结构清晰且致密,直流击穿场强相比同样原料同样厚度的单层聚丙烯薄膜最高可提高15.3%,且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保持不变,其储能密度最高可以提升32.3%。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薄膜在电力电容器中被广泛用作储能介质,要获得高储能密度的电容器,得先提高聚丙烯薄膜的储能密度。目前对聚丙烯薄膜储能密度的研究表明,通过多层共挤的方法形成的聚丙烯薄膜其击穿场强有一定的升高;且很多研究表明多层结构的PVDF在储能密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多层聚丙烯的储能特性的研究几乎没有。
聚丙烯属于半结晶聚合物,并且具有不同的结晶形态,例如球晶、串晶以及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所呈现的网状结晶。不同结晶形态具有不同的电学、力学、以及热学性能。通过多层的方法可以将不同结晶形态,不同表面状态甚至不同成分改性的聚丙烯复合在一起,从而可以提高其电学、力学以及机械等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采用热压法制备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
通过热压法制备厚度为20~100μm的聚丙烯薄膜,将热压制得的聚丙烯薄膜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交替叠放再次热压,设置热压温度不低于聚丙烯熔融温度(>167℃),制备获得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在厚度分别为40μm、120μm左右的聚酰亚胺薄膜上裁剪直径为50mm的圆孔作为模具;
2)在厚度为40μm的模具的每个圆孔中放入适量的聚丙烯料,使用平板硫化机,在190℃预热一段时间,排气,然后在20MPa热压成型,获得单层的聚丙烯薄膜试样;
3)在厚度为120μm的模具的每个圆孔中放入3个单层试样,每单层试样之间放入厚度为10μm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使用平板硫化机,在170℃预热一段时间,排气,然后在20MPa下热压成型,获得多层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
优选的,所述的单层的聚丙烯薄膜试样的直径为50mm,厚度为50μm左右。
优选的,所述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的直径为50mm,厚度为150μm左右。
优选的,放入聚丙烯料的量为0.06-0.10g。
更优选的,放入聚丙烯料的量为0.08g。
优选的,在190℃/170℃预热的时间设置为280-320s之间,在20MPa下热压成型时间也设置为280-320s之间。
更优选的,在190℃/170℃预热的时间和在20MPa下热压成型时间都设置为300s。
优选的,排气次数设置为10-15次,每次9-11s。
更优选的,排气次数设置为10次,每次10s。
本方法创新性的引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将不同结晶形态的聚丙烯通过多层结构的方式相结合,获得的薄膜多层结构清晰且致密,直流击穿场强相比同样原料同样厚度的单层聚丙烯薄膜最高可提高15.3%,且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保持不变,由储能公式:
因此其储能密度最高可以提升3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0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