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深度探地雷达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0543.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汉;李琳;曲国英;刘飞;焦晓亮;王长璟;王妮;张鹏;刘洋;田士涛;赵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S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武悦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雷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深度探地雷达,属于雷达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深度探地雷达无法减振以及成本高、安装复杂、无法适应极端工况等问题。其包括框架、高度调节件、天线转接件和多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均通过对应的天线转接件与框架滑动连接,框架与高度调节件固定连接,使得框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可调。上述大深度探地雷达可用于复杂地形、地底、野外等环境的实时探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弹性支撑结构及可调节天线高度、分布位置的大深度探地雷达。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地下管道和矿洞等地下作业的发展,地下作业的勘探和侦测、对地形和地貌结构的分析探查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关键问题。大深度探地雷达是一种能够在高温、高压、振动和冲击等复杂的工况环境中实现天线信号的接受发射,尤其适用于复杂地形、地底、野外等环境的实时探测。
对于大深度探地雷达,如何实现其在地下天线的高度调整、复杂路况下通过性、结构稳定性、减震设计、保证装置可靠的结构与电气连接,为电磁信号检测系统设计安全可靠的安装、保护平台是结构设计的难点。
现有技术中,大深度探地雷达的各个雷达模块之间的距离不可调,使得无法根据地形或者工况的不同调整雷达模块之间的距离,探测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现有的大深度探地雷达的高度不太调,在探测时,存在雷达底部触地的问题,同时,也无法保证雷达底部始终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在合理范围内,使得探测精度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深度探地雷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深度探地雷达无法减振以及成本高、安装复杂、无法适应极端工况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深度探地雷达,包括框架、高度调节件、天线转接件3和多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均通过对应的天线转接件3与框架滑动连接,框架与高度调节件固定连接,使得框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可调。
进一步地,框架与雷达模块相对的侧面开设有滑槽,天线转接件插入滑槽中。
进一步地,天线转接件的形状为L形,天线转接件包括天线转接部和框架转接部;天线转接部与天线模块固定连接,框架转接部的端部设有螺栓以及与螺栓配合的螺母,螺母位于框架的滑槽中。
进一步地,天线模块分为位于两侧的两个侧边天线模块以及位于侧边天线模块之间的四个中间天线模块,四个中间天线模块的分布方式为2×2分布。
进一步地,框架包括两个中间边框、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边框;两个第一侧边框和两个第二侧边框围成四边形,中间边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边框固定连接;侧边天线模块的两端通过天线转接件与第一侧边框滑动连接,中间天线模块通过天线转接件与中间边框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高度调节件包括转轮、丝杠、与丝杠配合的丝母以及驱动丝杠转动的手摇轮;丝母与框架固定连接,丝杠的底端与转轮固定连接,或者,丝杠的顶端与框架固定连接,丝母与转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丝杠与转轮之间通过气动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大深度探地雷达还包括箱体,框架和天线模块均位于箱体的内部,框架与箱体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部设有防撞部。
进一步地,防撞部的两端设计成弧形。
进一步地,大深度探地雷达还包括主控和主控转接板;主控通过主控转接板与框架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0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