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撞击的共享汽车用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1262.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3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菱亚汽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1R1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撞击 共享 汽车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防撞击的共享汽车用充电桩。
背景技术
汽车共享,是指许多人合用一辆车,即开车人对车辆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类似于在租车行里短时间包车,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省钱,而且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以及公路的磨损,减少空气污染,降低对能量的依赖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随着我国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共享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也逐渐普及开来,现有的共享汽车多为充电式电动机车,需要使用特有的充电桩对汽车进行充电,但是现有的充电桩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着充电桩不能被很好的保护,不具备防撞的功能;不能对充电用的电线进行合理的存放,长时间随意摆放容易被损毁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充电桩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撞击的共享汽车用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充电桩不能被很好的保护,不具备防撞的功能;不能对充电用的电线进行合理的存放,长时间随意摆放容易被损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撞击的共享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固定管、防撞筒、卷线盒、收线筒、弹性拨片和挡块,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杆,且防雨板安装在固定杆的顶端,并且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和底座相互连接,所述固定管通过连接杆和底座相互连接,且固定管上设置有固定件,并且竖轴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固定管相互连接,所述防撞筒安装在竖轴上,所述充电桩本体和通电线相互连接,且通电线位于收纳盒的内侧,所述卷线盒位于收纳盒的上方,且卷线盒的内部安装有横轴,所述横轴和弹性组件的一端相互连接,且卷线盒的内壁和弹性组件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收线筒安装在横轴上,且横轴的左端固定有轮盘,所述弹性拨片安装在轮盘的边缘,所述卷线盒上安装有控制杆,且控制杆的顶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挡块和控制杆的底端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雨板为两侧向下倾斜的弧形结构,且其和固定杆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呈“U”字形结构,且其关于底座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2组,并且固定管共设置有4个。
优选的,所述防撞筒通过竖轴和固定管组成转动机构,且防撞筒和固定管为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卷线盒和横轴组成转动机构,且两者均与弹性组件固定连接,并且卷线盒和收纳盒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弹性拨片关于轮盘的中心等角度分布,且弹性拨片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控制杆和挡块均位于轮盘的上方,且控制杆和卷线盒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可防撞击的共享汽车用充电桩,具备了防撞击的功能,能有效的对充电桩进行保护,同时能对充电用的电线进行很好的收纳,防止电线在地面上随意放置而导致的电线损毁,设计更加合理;
1.使用弧形结构的防雨板,能对该充电桩进行很好的防雨保护,有效的防止了雨水对该充电桩的侵蚀;
2.固定管配合可转动的防撞筒的使用,能对充电桩本体进行更好的防撞击保护,设计更加合理;
3.卷线盒以及收线筒的搭配使用,能对电线进行很好的收纳,而横轴搭配弹性组件的使用,则能够将拉出的电线自动收回,使用更加方便;
4.挡块能对弹性拨片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达到了对电线拉出的长度进行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卷线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轮盘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桩本体,2、固定杆,3、防雨板,4、底座,5、连接杆,6、固定管,7、固定件,8、竖轴,9、防撞筒,10、通电线,11、收纳盒,12、卷线盒,13、横轴,14、弹性组件,15、收线筒,16、轮盘,17、弹性拨片,18、控制杆,19、把手,20、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菱亚汽车技术研究院,未经南京菱亚汽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12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收纳的充电桩用管路
- 下一篇:一种纸板戳穿强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