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1661.3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3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曹擎宇;侯兆新;郝挺宇;郝彬;熊喆怡;王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40 | 分类号: | E04C1/40;C04B7/26;C04B2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沃律师事务所 11620 | 代理人: | 梁晨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复合材料 | ||
1.一种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复合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废渣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钢丝加强筋层、第一增强纤维层、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第二增强纤维层以及第三废渣混凝土层,所述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废渣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废渣混凝土层厚度之和,所述第一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3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纤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增强纤维子层、第二增强纤维子层以及第三增强纤维子层,其中,所述第一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小于所述第二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并且所述第二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小于所述第三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纤维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增强纤维子层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二增强纤维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增强纤维子层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比所述第二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高至少40%,所述第二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比所述第一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高至少6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强纤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四增强纤维子层、第五增强纤维子层以及第六增强纤维子层,其中,所述第四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小于所述第五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并且所述第五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小于所述第六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增强纤维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五增强纤维子层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五增强纤维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六增强纤维子层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比所述第五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高至少40%,所述第五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比所述第四增强纤维子层的抗张强度高至少6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5-8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废渣混凝土层、第二废渣混凝土层以及第三废渣混凝土层包括:胶凝材料体系、骨料体系以及水,其中,所述胶凝材料体系包括水泥、粉煤灰以及钢渣粉,所述骨料体系包括云母陶粒和尾矿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16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砖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保护性筋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