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话线的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1821.4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5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恒科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托槽 上表面 磁铁 上托 电话线 活动调节装置 固定装置 连接杆 铰接 底座 滑动安装 螺接固定 橡胶球体 滑动孔 外侧壁 下表面 螺纹 夹口 卡接 空腔 螺杆 上夹 锁住 提拉 下夹 卡住 锁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话线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调节装置,所述活动调节装置的上表面滑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下托槽,所述下托槽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夹孔,所述下托槽的外侧壁前端开设有第一锁定块,所述下托槽的上表面后侧铰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上托槽,所述上托槽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夹孔,确定好方向后便向上提拉橡胶球体至滑动孔进行卡接卡住,在通过上托槽和下托槽内的空腔进行放置电话线,便通过两端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进行锁住,不能通过两磁铁扣合时,便通过螺杆与第一凹槽内的螺纹进行螺接固定夹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话线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话线,适用于电信工程布线,室内电话通信电缆系统布线之间的连接,语音通信系统之间主干线,程控交换机,电话,传真和数字电话电话线就是电话的进户线,连接到电话机上,才能打电话,但是目前在安装电话线时,电话线位置的固定是一个难题,如用简单的绳线固定不稳定,部牢靠,而且有些地方不方便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话线的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话线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调节装置,所述活动调节装置的上表面滑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下托槽,所述下托槽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夹孔,所述下托槽的外侧壁前端开设有第一锁定块,所述下托槽的上表面后侧铰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上托槽,所述上托槽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夹孔,所述上夹孔的外侧壁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锁定块;
所述活动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且外壳的下表面与底座固定安装,所述外壳的内腔开设有铰接腔,所述铰接腔的外侧壁顶端开设有滑动孔,且滑动孔与铰接腔相连通,所述滑动孔的内侧壁滑动安装有橡胶球体,所述橡胶球体的外侧壁顶端固定安装有抽拉杆,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且抽拉杆的外侧壁与通孔的内侧壁滑动安装,且抽拉杆的顶端通过通孔贯穿外壳,所述抽拉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
较优的,为了提供两种形式的锁定,即当电话线多时不能将上下夹孔扣合便通过螺杆的螺接方式固定,所述第一锁定块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内腔前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后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开设有螺纹,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手拉杆,且第一手拉杆呈“L”型。
较优的,为了与第一锁定块相互配合螺接和吸引,所述第二锁定块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腔前侧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后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壁插接有螺杆,且螺杆的顶端贯穿上壳体,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钮,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手拉杆,且第二手拉杆呈“L”型。
较优的,为了方便当按动橡胶球体时可以在铰接球内转动,所述铰接腔的高度略大于橡胶球体。
较优的,为了更好的夹取电话线,所述上夹孔和下夹孔的左侧均为圆弧形,且上夹孔和下夹孔的弧度均小于180度。
较优的,为了确保橡胶球体不被磨损,所述铰接腔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有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通过底座得位置确定好便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起来确定好底座后,便通过活动调节装置更好的改变方向来确定位置,改变方向时通过按动连接块进而将橡胶球体向下按压到铰接腔内,便可以随时改变方向将连接块顶端的下托槽改变到需要的方向,确定好方向后便向上提拉橡胶球体至滑动孔进行卡接卡住,进而固定,在通过上托槽和下托槽内的空腔进行放置电话线,当放置的电话线少或者刚好填满空腔时,便通过两端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进行锁住,当空腔的体积不够时,不能通过两磁铁扣合时,便通过螺杆与第一凹槽内的螺纹进行螺接固定夹口,使用方便而且适应性强,成本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恒科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恒科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1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